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古代文学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愤世嫉俗忧国忧民一徉于古诗词长河中的忧患情结

时间:2010-9-1 10:38:37  来源:不详
    继《诗经·黍离》之后关注国家命运的诗人是屈原。他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作品,以悲忧为基调,《离骚》是屈原最宏伟的诗篇。而诗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了忧国的千古名句。

    屈原之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人们的追求,诗人们意识到自身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关,深切关注国家的一切,尤其是在国家动荡时,心系天下的忧患情感在诗词中表现得更为浓烈。
    曹操身处汉末乱世,他的诗歌关注国运,具有慷慨悲惊的艺术风格,在那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苦寒行》)的战乱时代,诗人更容易感到人生无常的苦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不戚年往,忧世不治”(《秋胡行》)。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作者的感慨是和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感叹人生短暂之时,更渴望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后世诗人一脉相承了这种忧国情怀: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扰唱《后庭花》”(唐.杜枚《泊秦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2对民生疾苦的悲悯
    中国古代诗人绝大多数是以濡家思想为主体的,孔子说“不患贫而患不均”,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真正弘扬了儒家思想的是杜甫。杜甫对孔孟所倡导的忧患意识、仁爱精神、恻隐之心、忠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内心常常激荡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深人其骨髓、融化到其血液,并在他的诗歌中淋漓尽致表达出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赴奉先泳怀》)
    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亲眼看到唐王朝由繁盛走向衰败的过程,经历了太多的离乱与漂泊,诗风更是凝重与沉郁。安史之乱前,诗人透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就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载(752),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真实地记录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指控了唐王朝的穷兵黔武。表现了对苦难百姓的无限同情。
    在安史之乱中,他随同难民一起流亡,更多地目睹了人民的苦难,诗歌具有更为深广的思想内容。他的诗歌集中揭露了叛乱带给国家和人民的灾难,揭露了封建国家和人民之间的利害冲突,表现了作者忧时丧乱的深切感情。“三吏”、“三别”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