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没有相关传统文化
最新热门    
 
多校合并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重构之断想

时间:2009-8-8 16:39:04  来源:不详
重情感,坚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既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也解决物质利益问题,用精神激励提高物质激励的格调,用物质激励巩固精神激励的效果。五要舆论宣传。运用学院的各种宣传载体,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不断注入精神动力。
  
  (三)着力培育独树一帜的学院精神
  学院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任何一所大学,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把建设以大学精神力核心的校园文化作为重要内容,将大学精神全面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和建设中,使广大学生处处接受这种精神的熏陶,时时处在大学精神的氛围之中。”培育学院精神,除了包括共性要素如爱国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秉承自己的优良传统,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我院传承百年办学历史,整合传统优势资源。形成了以爱为核心的学院精神,并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以爱为核心就是坚持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关爱学生。通过“爱心基金会”、“党员联、帮、促”、“干部蹲班级”等活动方式,对学生进行扶贫济困、排忧解难,将全院教职员工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挚爱,转化成对学生的关爱,让学生在充满爱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和管理,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会学生爱自己、爱他人、爱岗位、爱社会的正确方法。这种精神形成了我院的鲜明个性,凝聚了巨大的动力源泉,催生了众多的优秀个人,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仅以2006年为例,就有:在滔滔汉江勇救落水儿童、荣获“湖北省首届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的朱秀建同学;襄樊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荣获“襄樊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称号的冯耀东同学;八年无赏献血30000毫升的“献血状元”、荣获“襄樊市首届十大爱心人物”称号的于晓军老师;等等。这些无一不是“爱”的力量在推动我院师生用自己的满腔热血于天地间书写着一个巨大的“爱”字。
  
  (四)健全完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校园的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底蕴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就没有高品位的大学精神。”学院精神的形成、认同和遵循,直至达到无意识境界,必须采取有意识手段即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各项工作有章、有序和有效进行,通过制度的强化来实现精神的内化,因此。在探讨、确立和践行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及校训、校歌、校徽的全过程,都要用相应的制度去规范它、引导它,使校园的“软”文化具有一定的刚性和稳固性。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建立的规章制度,一是内涵应与学院主体精神或核心价值观相一致,正确地、高度地体现高职院校的精神理念,把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清晰地表达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之中,使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形成与学院精神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把学院倡导的价值观念变成能见的、可感的、现实的形态;二是内容要全面、具体、严谨,形成一套全方位、各领域、多层面的完整制度体系,并且要具体明确、切合实际、操作性强,同时还要构思严谨、衔接紧密、责权明晰、赏罚分明、落实到位。
  
  (五)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要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突出本校文化特色,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为核心,以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文化服务、文体活动为载体,以寓教于乐为手段的多样化、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程度,强化学生与优良校风相一致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也可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爱好与特长等特点,成立科技、学术、思政、文学、书画、演讲、歌唱、乐器、舞蹈、戏剧、集邮、棋牌、摄影、公关、体育、武术等业余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大力开展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从这些融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隐形课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还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作一些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