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
最新热门    
 
從符號學二軸理論看張潮《幽夢影》的美人形象(下)

时间:2009-8-8 16:41:19  来源:不详
組成何種意義?傳達出何種訊息?這些問題可以藉著對組合軸的檢視來探討。透過連接原則,觀察美人符號在文本中的位置,注意美人符號和前後文組成的意義,找出美人形象在句意上的傾向,將可以對美人形象的系統得到更明確的掌握。

在連接原則的觀察下,下列兩個特點在《幽夢影》的美人形象上最為突出:

1.美人形象的內在和外在都要足以攝招魂夢、顛倒情思

   在《幽夢影》的美人形象,並非僅注重外在的容貌、聲音和體態,而是要求內外兼具,且在程度上須使人領略和遐想,攝招魂夢,顛倒情思。如: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吾無間然矣。(第一三五則)

    此處的美人並非只有聲、貌、肌、膚等感官上的姣好,還在無形的姿態神韻上散發出和自然美景同等宜人的美感,更特別的是美人還要有一顆藝術結晶般的心靈,內外相輔相成才有如此令人難置一詞的絕世美人。正如冒辟疆眉批所云:「合古今靈秀之氣,庶幾鑄此一人」,如此綜合自然和人文、內在和外在所有美感之精華于一身,恐怕時下一般美女都要望其項背[33]。

    《幽夢影》敘述主體對於女子的外貌並非全不在意,例如他提到納妾時認為「娛情之妾,固欲其美,而廣嗣之妾,亦不可不美」(第一九二則),對於妾的要求便是在於外貌。然而外貌的美醜又不盡然有絕對的影響力:

    貌有醜而可觀者,有雖不醜而不足觀者;文有不通而可愛者,有雖通而極可厭者。此未易與淺人道也。(第一七六則)

    敘述主體在此認為貌醜亦有可觀者,正如文有不通而可愛者。可觀和可愛已經超越長相美醜和行文通順的標準了,但是「貌醜而可觀」仍是停留在外在的形式上作判斷,《幽夢影》的美人除了外表,還須有更深的內涵。這樣的內涵不一定是舞文弄墨,而是一種得趣暢適,足以解語。例如:

   方外不必戒酒,但須戒俗;紅裙不必通文,但須得趣。(第七十八則)

    在此不討論「得趣」是否為一種貶低女性的價值取向,只指出一項文本內的事實:《幽夢影》以得趣、解語為理想女性的標準之一,這種標準比起外在的標準又更深了一層。而這種標準又需要引起他人(不一定專供男性)的嚮往遐想,經過此一嚮往遐想,文句即轉折到特殊甚至無以名狀的境界:

   樓上看山,城頭看雪,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第二十八則)

    山之光,水之聲,月之色,花之香,文人之韻致,美人之姿態,皆無可名狀,無可執著。真足以攝召魂夢,顛倒情思。(第二十九則)

   月下聽禪,旨趣益遠;月下說劍,肝膽益真;月下論詩,風致益幽;月下對美人,情意益篤。(第八十三則)

     這裡不僅是形跡上的美麗,而是能引人幽思,讓人攝招魂夢,顛倒情思,感受到情境因此生別——這樣的形象方稱美人。從上述幾個例子得知,《幽夢影》的美人形象出現時,除了內在外在的均衡外,幾乎美人符號一出現,整個情境就有所改變或嘆為觀止,這正是《幽夢影》中,用間接的文筆強調美人形象的獨特效果。

   2.美人形象往往透露著薄命的悲劇情懷,且受敘述主體的強烈痛惜

    《幽夢影》的美人形象還有一點很特異,那就是許多提到美人的篇章,都和紅顏命薄的悲劇情懷密不可分,這種悲慘可謂之不幸,但不成為美人的缺陷。因為美人的悲劇性,導致《幽夢影》的敘述主體對於美人的命運感到憐惜,屢次想提出補償或解釋。如:

花不可見其落,月不可見其沈,美人不可見其夭。(第一一二則)

    多情者必好色,而好色者未必盡屬多情;紅顏者必薄命,而薄命者未必盡屬紅顏;能詩者必好酒,而好酒者未必盡屬能詩。(第一三零則)

   昭君以和親而顯,劉蕡以下第而傳;可謂之不幸,不可謂之缺陷。(第三十一則)

      謂美人不可見其夭,表示在敘述主體印象中,美人確實有「夭」的現象;謂紅顏必薄命,更是直接讓悲劇性進入美人形象中成為傾向。而作為美人之實事符號,「昭君」的命運受到敘述主體的重新詮釋,企圖將她流落異邦的一生解釋為命運多舛,而非其人本身有何缺陷。對於遭受這種命運的美人或才子,敘述主體每每表露憂憐愛惜之意。如:

   為月憂雲,為書憂蠹,為花憂風雨,為才子佳人憂命薄,真是菩薩心腸。(第五則)

天下無書則已,有則必當讀;無酒則已,有則必當飲;無名山則已,有則必當遊;無花月則已,有則必當賞玩;無才子佳人則已,有則必當愛慕憐惜。(第一六六則)

才子遇才子,每有憐才之心;美人遇美人,必無惜美之意。我願來世托生為絕代佳人,一反其局而後快。(第一九六則)

予嘗欲建一無遮大會,一祭歷代才子,一祭歷代佳人。俟遇有真正高僧,即當為之。(第一九七則)

     在《幽夢影》的美人形象中,除了敘述主體對於美人的形容,還應包括敘述主體表露一己之情的篇章文字。於是從句意層面看來,《幽夢影》美人形象的系統少不了敘述主體的熱愛,而這種熱愛在面對美人命薄時最為顯著,因此會有上述憂憐愛惜之情。然而從《幽夢影》看來,美人的命運不會因為敘述主體的情感而轉佳,悲劇仍是屹立不搖地壓住敘述主體所仰慕的美人生命,這對敘述主體似乎是一項沉痛的打擊。於是除了一逕憂憐愛惜之外,敘述主體還必須提出一種想像來自我療傷:

    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斷不能永年者。匪獨為造物之所忌,蓋此種原不獨為一時之寶,乃古今萬世之寶,故不欲久留人世,以取褻耳。(第一八九則)

    從這段文字中,可看出敘述主體藉由想像力的發揮,對才子佳人的不幸提出一個寬慰的說法,認為才子佳人是古今萬世之寶,並非一世一代所能擁有,所以不能久留人世遭受褻瀆。這樣的說法或許自欺欺人的成分有之,卻也表明了才子佳人的命薄是如何摧折敘述主體的心肝方寸,使得敘述主體需要透過這種想像來稍微釋懷。

    以上從組合軸的連接原則,整理了美人形象在句意組成上的意義,以及組成之後散發的訊息。句意組成上,美人被提及時總是遍照其內外條件,且引起領略和嚮往;組成句意後的美人形象在文學上的效果,除了能使篇章轉折到一獨特的情境,還往往帶有悲劇情懷,而引起敘述主體強烈的愛護之情。這都是《幽夢影》在組合軸的探討上,呈現的美人形象。

   五、結語

      當我們分別從選擇軸和組合軸看待《幽夢影》的美人形象,可以發現背後有著龐大的符號系統,支撐著美人形象的符號操作。如果我們把《幽夢影》在二軸的發現結合,系統的觀念會更加明晰。在類同原則上,美人符號往往與花、月、美景、才子等符號類同,這些符號所蘊含的美感也因此支援著對美人形象的理解;在連接原則上,美人內在呈現的蕙質蘭心和外在的妙聲美貌,帶給讀者的是領略、嚮往和遐想之情,其悲劇情懷更是引發敘述主體的無限痛惜,在文本中表露其情,欲提供補償和解釋。類同原則和連接原則的交織,使得美人形象躍然紙上;符號系統的運作使得美人形象的內涵更加豐富,不至於淪為片面的、單薄的描寫。這是《幽夢影》的巧思,也是二軸理論所能探討的角度之一。


參考書目

一、張潮《幽夢影》版本

謝芷媞注《幽夢影》,台南,文國書局,1995。

林政華評註《幽夢影評註》,板橋,駱駝出版社,1997。

馮保善注譯《新譯幽夢影》,台北,三民書局,2002。

謝芷媞注《幽夢影》,台南,文國書局,1995。

呂自揚眉批編注《眉批新編幽夢影》,高雄,河畔出版社,1999。

周慶華導讀《幽夢影》,台北,金楓出版社,1990。

林語堂英譯《幽夢影》,台北,正中書局,1999。

二、中文書籍

明˙屠隆《娑羅館清言》,台北,新文豐,影印寶顏本。

明˙陸紹衍《醉古堂劍掃》,台北,金楓,1994。

明˙呂坤撰,鍾競生註《呻吟語輯粹》,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李幼蒸《語義符號學》,台北,唐山,1997。

陳幸蕙《人生溫柔論——我讀幽夢影》,台北,漢藝色研文化,1991。

劉克襄《最美麗的時候》,台北,大田,2001。

戴華山《語意學》,台北,華欣學術,1984。

牟宗三《名家與荀子》,台北,學生書局,1979。

古添洪《記號詩學》,台北,東大,1984。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1980。

羅伯特˙司格勒斯著,譚一明審譯,《符號學與文學》,台北,結構出版群,1989。

喬納森˙卡勒著,張景智譯,《索緒爾》,台北,桂冠,1996。

扥多洛夫著,王東亮、王晨陽譯,《批評的批評》,台北,桂冠,1990。

讓—伊夫˙塔迪埃著,史忠義譯,《20世紀的文學批評》,天津,百花文藝,1998。

三、期刊論文

鄭幸雅《晚明清言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林宜蓉《晚明文藝社會「山人崇拜」之研究》,國研所集刊39,1995。

歐明俊<論晚明人的小品觀>,《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3,2000。

四、西文書籍

Roman Jakobson, Language in Literature, (Belknap, Massachusetts, 1987)

Raman Selden, Peter Widdowson, and Peter Brooker, 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Prentice Hall, England,1997).

[1] 索緒爾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1980,頁170。

[2] syntagmatic有各種中文譯名,筆者所知的就有「毗鄰的」、「語序的」、「組合的」。事實上這些譯名皆能指出syntagmatic的部份特性,只是筆者考量到二軸說在雅克慎那裡被拓展的情形,為了方便說明,筆者將索緒爾的syntagmatic譯成毗鄰的,syntagmatic axis稱為毗鄰軸,以便區分後來雅克慎用「組合」(combination)的概念為此軸命名。事實上syntagmatic和combination都可以譯為「毗鄰(的)」或「組合(的)」,有些學者會用同一個中譯稱呼兩者。

[3] 同註1,頁172。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