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2009年在正南方摆放文昌…
最新热门    
 
活宝塔、江湖大夫与戏剧中国

时间:2009-8-8 16:46:28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
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初。法国宫廷与民间出现了一系列与中国相关的演出活动。活宝塔、中国大夫等滑稽而奇异的形象开始活跃在法国戏剧舞台之上。由于戏剧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都存在着异常紧密的联系,研究早期中国舞台形象在法国社会产生、发展、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有助于重现18世纪法国民众对于中国形象之集体想像的建构过程,了解法国人对于中国的认知发展脉络。
 
【关键词】 活宝塔 中国大夫 法国戏剧 17、18世纪


  
  中国形象与法国的戏剧演出发生联系,最早可追溯至17世纪中后期。第一部关涉中国的法语剧本当属1685年吉诺与吕利合作的歌剧《罗兰》。倘若从广义上理解“戏剧”一词,把各类宫廷盛会中的乔装打扮与表演活动都纳入其范畴,则中国面孔出现得更早些。法国国家档案馆中的一份史料记载了1667年某次宫廷活动的盛况,其中写道:“在凡尔赛宫前厅举办了一场舞会,由国王陛下及王后开始……国王的服装一半巴黎式一半中国式。”不过,中国形象到底何时开始在宫廷集会中出现,具体的时间、地点已经很难查证了。
  17世纪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常常举办各类节庆活动。其中假面舞会与应景演出属于较为常见的娱乐方式。17世纪中后期,由于法国人日益关注中国人的长相与衣饰,中国主题的假面舞会与即兴表演也逐步出现。1684年,柏应理神父(le Père Couplet)携中国少年沈福宗(Michel Chen Fo-Tsoung)访问路易十四宫廷,整个王室包括国王本人都对中国客人表现出强烈的好奇,路易十四还命人画下了沈福宗的肖像。学者巴齐尔·吉(Basil Guy)认为,沈福宗访法未见得促进了两个民族间的相互了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到访使得法国王廷终于得见中国人的真实面貌,并于法国宫廷内部激起一股“中国模仿秀”热潮。
  沈福宗访法之后,路易十四宫廷的时髦人物开始频频以中国装束现身,路易十四本人也不例外。杜诺阿耶夫人(Mine Dunoyer)曾在信中讲述这样一桩趣事:1699年,掌玺大臣之妻德·勃艮地公爵夫人(la Duchesse deBourgogne)穿戴中国服饰出席了德·蓬夏尔丹公爵夫人(la Duehesse Pontchartain)举办的舞会。舞会之前,德·勃艮地公爵夫人命人把自己的忏悔神父李明(le Père le Comte)叫来。“那好神父惊讶地来了,询问她何以在这个别有他用的时辰想到忏悔。——不,我的神父,我并不想忏悔,公爵夫人回答道,而是要您快速地向我描述一下中国女人的装扮。我知道您去过中国,我想打扮成那个国家的人……随后人们把神父打发回去,为化妆舞会做准备。”
  然而仅仅在衣着上模仿中国人,这种方式很快就不能满足法国宫廷的娱乐需求。当简单的外形模仿已经不够新鲜的时候,许多人萌发了模仿中国人行为举止的愿望,中国主题表演在各类节庆场合悄然出现。1700年2月,娱乐时事刊物《优雅信使》(Mercure Galant)花费了一百来页的篇幅,详细描述了1700年初某次宫廷狂欢的盛况。此次节庆活动于1月7日拉开序幕,开幕活动为马里城堡举办的盛大舞会。舞会上推出的第一个节目便是题为《中国国王》(Le Roi de la Chine)的演出,其中糅合了音乐与舞蹈表演:“国王被一顶轿子抬着,头前走着三十来个中国人,既有歌者,又有乐手。歌剧院的德穆兰先生跳着一种滑稽舞蹈,表现一座宝塔,十分逗乐。”第二天,同样的节目又在马里城堡重复上演,可见该演出颇受贵族们欢迎。1月13日,舞会结束后,大厅深处大摆盛宴,“第五级台阶上搁了一件状似宝座的东西,仿照中国国王的龙椅样式放置。龙椅上坐着一个中国模样的人,身高大约四尺,两个矮小的中国女子侍立两侧……王子殿下的十二位臣子扮作宝塔分散开,每两张桌子中间坐一个。两个坐在冷餐大桌的下方,三个宝塔演奏乐器,两头有另外两个宝塔在唱歌。……德·勃艮地公爵夫人步入大厅的时候……十二位扮成中国人的臣子起身,从冷餐桌下拽出几张桌子,让公主和她的主要随侍贵妇坐下用点心……”这套精彩节目由贝兰先生(M.Bérain)一手策划:“我们很清楚他在这类事情上的才华。”《优雅信使》撰稿人评价道:“在宫里大家从来没有像上次狂欢节那样玩得如此尽兴。”《中国国王》的演出具有奇异、变幻、不稳定、神秘的特质,这些其实属于典型的巴洛克戏剧风格。在17世纪末的宫廷娱乐活动中,类似糅合着神话色彩与田园情调的演出并不少见,然而把中国作为表演主题在当时还是比较新鲜的。
  类似的活动随即获得欧洲其他宫廷的亲睐。稍后一期《优雅信使》报道了1700年1月25日斯德哥尔摩宫廷举办的假面舞会。舞会上同样出现了12座殷勤活泼的中国宝塔,这无疑是在仿效不久之前的法国宫廷庆典。
  1698—1703年期间,安菲特里特号(l’Amphitrite)赴中国的航行成为上流社会热衷的话题。沙龙里的谈话常常围绕着中国与中国人进行。1703年8月,杜·曼纳(du Maine)公爵夫妇以及德·昂吉安(d'Enghien)小姐参加了一次夏特奈宫(la Mmson de Chastenay)举办的节庆活动。法兰西学士院的德·玛莱齐奥先生(M.de Malézieu)设计排练了一套滑稽节目为来宾助兴:他亲自扮作巫师,带着一位小丑阿勒甘(Arlequin)一边吆卖各种万灵药,一边滔滔不绝地发表可笑的演讲,探讨时下最流行的两大话题:莫斯科的沙皇和中国。德·玛莱齐奥向来宾宣告,身后的“阿勒甘乃是一位中国青年,不识一句法文,因此看到他们之间说某种奇特的语言,大家不必惊诧。其实阿勒甘同巫师之间的交谈多是挤眉弄眼、吹口哨以及后缀为xiu…xu…xa…的胡言乱语。其效果多凭意会,难以言传”。《优雅信使》作出上述评论,并报道说,观众们听着他们那滔滔不绝的中国式“胡言乱语”,感到其乐无穷。
  上述中国演出都与贵族集体娱乐活动密切相关,它们通常具有下列几项特征:首先,既没有剧本也没有故事情节,事先仅有粗略的主题与构思,表演者在此基础上施展即兴发挥的才能;其次,表演者与观众的身份界定并不明确,舞台范围模糊,演出区域与观看区域往往融为一体,现实世界与想像世界界限不清,戏剧演出往往被纳入现实生活节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化戏剧;最后,此类演出具有一致的目的性,即仅为小团体提供娱乐,基本不受经济利益驱使。
  宫廷节庆活动的组织者们从中国人的面孔、服饰、举止中获得了不少灵感。一方面,这体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普遍需要,人们强烈希望那些长胡子、尖帽子的中国人从瓷瓶和画扇中走下来,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面前;另一方面,节庆活动中的初级戏剧演出为中国题材戏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早期化
本文原文妆舞会中,人们仅仅满足于穿上中国服饰,展示给他人观看,扮演的目的实为自我炫耀。其后中国演出爱好者们的关注点逐渐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期待由他人扮演中国人,自己则扮演观众的角色,直观地揭示、体察这些“中国人”的种种典型特征。此时,中国题材戏剧的产生条件已然具备,出现了从节庆即兴表演到真正戏剧演出的转变。
中国题材喜剧与宫廷中国演出中的经典形象往往类似,很难判定某些想像元素到底来源于宫廷还是孕育于民间。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法国宫廷较早并且有较多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其趣味影响并推动了民间对于中国的爱好。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剧作当推1692年著名剧作家雷纳尔(Regnard)与杜弗雷尼(Dufresny)携手创作的喜剧《中国人》。虽然题为《中国人》,作者的创作动机却与中国关系不大。出版者在《关于喜剧“中国人”告读者书》中明示天下:“雷纳尔此前只为意大利剧院写剧本,他的主要目的似乎是要贬损法国演员,逗人开心,并且通过观众的判断来嘲笑对手。”
  《中国人》的情节至为简单,甚至略显粗陋:乡绅罗基亚尔(Roquillard)一心要为生性轻浮的闺女伊莎贝拉(Isabelle)觅得佳婿。在老好乡绅看来,理想佳婿若不是猎人、上尉,便会是一位中国大夫。倾慕伊莎贝拉的意大利演员奥克塔夫(Octave)眼看自己亲近佳人无望,灵机一动计上心头。他与同伴轮次装扮成猎人、上尉和中国大夫,尽情丑化三种人,终于使得这对父女明白,意大利演员可比那三位优越得多了。
  轻浮的女儿与受骗的父亲,求婚者与狡猾的男仆,这似乎是自中世纪以来一脉相承的意大利与法国民间喜剧中的典型情境,却又为何把该剧命名为《中国人》?事实上,“中国人”虽然仅仅是剧中三个虚构人物之一,却是至关重要的喜剧元素。阿勒甘(Arlequin)与大兵(capitan)等角色都来自意大利即兴喜剧,早已为当时的法国观众所熟悉,“中国人”则是法国典型喜剧人物大家族的新成员。对观众来说,中国人物更新鲜也更吸引人,这正是作者选题的主要动机。剧中“中国人”与其它典型角色一样,其动作、话语、性格等方面已经具备某些相对稳定、独特的表演套路。
  雷纳尔推出《中国人》之后,中国题材的喜剧创作渐呈上升之势。本文讨论范围则仅限于1723年之前的剧目:
  1702年2月13日,圣日耳曼集市上演了贝尔唐与塞勒(Bertrand et Selles)创作的喜剧《中国人》(Les Chinois);
  1704年8月16日,尼古拉·德·马勒丢(Nicolas de Malezieu)在夏特奈城堡(Chatteaude Chatenay)排演了歌舞剧《卡泰王子》(LePrince de Cathay),马塔奥(Mathaot)为其谱曲;
  1713年7月30日,勒萨日的独幕字板滑稽歌舞剧(vaudeville par écfiteau)《隐身阿勒甘在中国皇帝家》(l'Arlequin invisible chez fe roi如Chine)被搬上了圣日耳曼集市剧场的舞台,作曲者为吉勒(Gilliers);
  1718年4月25日,意大利剧院公演了雅克·奥托(Jaeques Autreau)与作曲家穆莱(Mouret)合作的音乐喜剧《英港海难或初来乍到的女子们》(Le Naufrage ar Port-à-l’Anglois oules Nouvelles débarquées);
  1723年,勒萨日与多纳瓦尔(d'Orneval)合创的两幕散文体独自式中国喜剧《阿勒甘水猎狗、宝塔与大夫》(l’Arlequin barbet,pagodeet médecin)在集市剧院上演。

  与同期的宫廷演出相比,民间戏剧作品通常具有如下特点:首先,演出以相对完善的剧本为基础,剧本由专业剧作家创作完成,情节相对丰富完整;其次,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相对分明,演员与观众,表演与观看的职能划分明确;最后,经济利益成为演出的第一目的,娱乐观众的最终目标是赢得高票房收入,这也是节庆演出与商业运营之间的根本区别。宫廷与民间演出的种种差异决定了二者对于类似形象的处理也有一些不同。
  虽然民间与宫廷演出都偏好怪诞、奇异的想像,注重表现中国外貌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