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极限情景:史铁生存在诗…
最新热门    
 
史铁生散文作品《我与地坛》解读

时间:2009-8-8 16:48:13  来源:不详

摘  要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挫折、坎坷、不幸等,尤其是现在那些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的年轻人,面对命运的安排,他们该何去何从?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中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了我们答案。

关键词:精神家园    生命航标   珍爱亲情 

或许很多人的人生都是局限的、不完美的,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散文《我与地坛》,凝聚了史铁生双腿残废后十五年生活中最重要的复杂难言的感受。作者通过恳切、优美的文字,把他用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东西传达给读者,用苦难提高了人们对生命的认识。其中弥漫着沉郁的人生况味,闪烁着澄明的智慧之光。对于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是一次认真思考生命的意义,培养直面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的好机会。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我已经教了四遍,可是愈教愈感深刻。这次教学,我首先营情造景,做好传递感情的铺垫——“未成曲调先有情”。 通过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渲染气氛 ,在凝重的音乐声中,我及时向学生简述贝多芬、海伦·凯勒、张海迪等与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实例,借此引出史铁生坎坷人生,并精心设计了导语,带领学生走进史铁生内心深处的世界,用心灵去丈量他从痛苦之中挣扎而出的脚步。接着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地坛、“我”、母亲,来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感受“怎样的地坛”时,紧紧抓住第一部分的第三、第五和第七自然段中对地坛的景物描写,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特点就一目了然。从第三段中可以看出地坛的荒芜、破败、古旧。昔日金碧辉煌,高大气派的地坛,都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地坛由封建王朝时的“圣地”沦落为现代都市中心的“野地”,这与作者由健壮男儿忽然成了社会人群中的“残缺人”,简直如出一辙,两者当然会同病相怜,都希望对方去发现、唤醒。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地坛洗尽铅华静静的守候,等待着作者的到来。正如文中所写:“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终于,作者发现了“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而地坛也以其恒在的生命、潜在的美丽最终为作者构筑了心灵的家园,使作者摆脱了那颓废、消极、残废自伤的心境,获得了新生:“生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从第五段中可以感受到园子饱经风雨,历经沧桑,但园中的小生命们却以它们独特的方式演绎着生命的顽强。他从中获得了宝贵的启示:园子虽荒芜,但并不衰败;那么我虽残疾,却不应颓废。泰戈尔说:“天空没留下任何痕迹,但鸟儿已飞过”,孩童的脚印不正是他们生命的留痕吗?还有那寂静的守卫着地坛的苍松翠柏,不管人世沧桑巨变,不管人间悲欢离合,它依旧坚定执著的存在!

哪怕是一棵小草,也要染绿整个春天,哪怕是一滴水珠,也要折射太阳的光辉;哪怕是昙花,也要让生命在瞬间绽放的灿烂!哪怕是流星,也要用自己的光和热划破沉寂的夜空!也许这正是对生命最好的解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景物描写无疑不是作者心绪的传达。概括来讲,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

在讨论“怎样的母亲”这个问题时,学生又紧紧抓住第二部分的第二、第三和第八自然段来理解,“我”上地坛,母亲“送”;“我”在地坛,母亲“忧”、“找”,“送”“忧”“找”写尽母亲的悲苦和操劳。儿子给母亲的难题不仅是肉体上的,也是精神上的。一方面看护、呵护儿子,另一方面又要把思考、选择生活道路的自由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儿子自己。双倍的悲伤与担忧,使母亲忧劳成疾,中年早逝。“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但正是母亲那种克己爱人、坚韧慈悲的“爱”的力量使儿子受苦的心灵得到抚慰和拯救。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从母亲的身上作者读懂了“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为所爱的人承受一切苦难,为所爱的人献出一切爱,坚定的生活下去。也就是说,母亲的活法,母亲对待苦难的态度,母亲对待儿子的爱,让作者明白了面对苦难,应该怎样活下去。所以,母亲是史铁生生命的航标。在这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亲情的伟大,然后举例说明残疾人的母亲,她们比平常的母亲更为痛苦,更为不易,她们注定是没有回报的,她们是一辈子的苦役,所以她们的爱更加无私,更为崇高,因而也更具有人格美、人性美,是人间爱的极致、美的极致!

为了更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配乐《白发亲娘》来朗诵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我深情并茂的朗诵,尤其是读到最后“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使在场的师生流下了眼泪。情景的创设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文学教学的目的在于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拓展人的精神空间”(王国维)。史铁生推着轮椅艰难地跋涉在充满荆棘和雾霭的征途上,感受生活中的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美与丑的最真切的抚摸,努力地悟出人生深刻的哲理和不可窒息的人性光芒,将流动的热血和搏动的心脉化作了一篇篇美文,弹奏出一个个生命的强音,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和思考生命的本原和人生的真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