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文化 >> 文化研究 >> 正文
试析三河古镇历史文化遗…
四改日期 中国教师节的…
当代城市历史遗产的保护…
试析以符号保护为基础的…
重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观…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关于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
试析以平遥古城为例浅谈…
浅论村镇规划建设中历史…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
最新热门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料掌和技术成果展”筹备侧记

时间:2010-9-8 11:00:43  来源:不详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
    人秋后的北京天空越来越明澈,西风和缓而清爽,在这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里新中国将迎来55周岁华诞,天安门广场上逐渐成型的大型景观传播着并不张扬但极为浓郁的节日气氛。与此同时,在长安街西端的中华世纪坛里,作为全国文博工作者献给建国55周年的礼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的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受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和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从一年以前就开始着手策划这个展览。为了充分准确地反映55年来我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整个筹展过程严肃认真,文物局领导、专家学者对展览方案反复论证,筹展小组撰写的大纲六易其稿才最终通过。所有参展单位对于送展的科研项目和展品都是精挑细选,并提供了详实的图文资料,保证了展览的品质。而我们所求教过的学者们都在极为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讨论、撰写稿件、寻找资料。因为有这样的支持,才使我们这些对于文物保护科技知识并没有多少了解的人逐步进人角色,在300多夭里渐渐将展览轮廓落实成细节。展览就要开幕了,它虽然还没有在展厅里实际地布置出来,但它的布局、效果甚至现场气氛都早已在每个策划者的脑海中真实再现了千百次,我们忍不住要向读者朋友们提前描述一下这个展览的特别之处,用三个最常用的词概括:科技、人本、现代。
    科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从实验室里显微镜下细致的文物修复,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保护利用,乃至长江三峡、长城沿线、南水北调这些大型工程中文化遗产的综合保护规划,包含的内容十分复杂,要用有限的展览面积来表现其全貌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展览内容的选择上,紧扣“科技”主题,着重表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新技术的运用促成了考古学新分支的诞生,如水下考古、沙漠考古、航空考古等,这使得考古实践探索的物理领域更加宽广,考古学科也更为丰满;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像DNA分析、地磁勘探、遥感技术、计算机生态环境模拟等研究、勘探方法以及热释光、碳t一四等年代测定手段,我们对于古代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研究正逐步接近真实;多种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多学科的交又配合,使一些考古文化研究、考古实践、文物保护的大型项目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例如华夏文明探源工程、三峡文物保护规划等;而新技术在文物保存与修复、遗产信息的数字化采集与再现等方面的作用就更为直观。内容的锁定使这个展览与以往的文博成就展、文物精品展有了天然的区别。
    人本历史文化遗产源自人的创造,而每一份保护下来的遗产都凝结着保护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一年来的筹展工作,使我们深刻体会到文博工作者的辛劳,更常常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一件文物摆在展柜里,也许普普通通,也许精美绝伦,但观众不会知道它是怎么被发现的,为了保护它又曾经在多少双手之间传递。所以,我们尽力避免常规文物展览中见物不见人的做法,收集了上百幅工作照片,动用30多台影音设备,对工作过程进行详细叙述,让考古学家、文保工作者从幕后走上前台,而部分文物展品只是他们工作成就的一个注脚。展览入口处最醒目位置上的题记表达了我们的心声—向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辛勤工作的人们致敬!

    现代博物馆展览理念与手段的现代化是文博界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