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秦朝历史 >> 正文
 成者王侯败者贼  阎锡
最新热门    
 
王侯将相与庶民:陈胜有种吗?(图)

时间:2010-4-13 13:49:25  来源:科学时报

 

    略知中国历史的人自然知道陈胜是个大人物,他和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最终导致秦朝政权的谢幕。而这场起义的口号具有十分的爆发力,他们的政治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历史学家们分析说,这个口号隐含了两个重要的观点:其一,直接质疑、甚至否认王侯将相与庶民存在天然的差异,题外之意是人人都可以称王称将;其二,目前的政治格局并不合理,人为的力量可以导致政治权力的重新分配。历史学家们把注意力放在第二点上。    

    这一口号的提出,对于“谪戍渔阳”而“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的“闾左”(秦朝时的弱势群体)来说,显然具有强大的鼓惑力。在这个口号的呼吁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    

    徒属皆曰:“敬受命。”……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当然,这是按传统的套路解释历史。在生物学家们看来,这一口号具有更丰富、更有趣的含义。和历史家们的眼光略有不同,他们把注意力聚焦在这个口号隐含的第一层内容上,也就是:王侯将相与庶民是否存在天然的差异?是否人人都可以称王称将?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曾经隐含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因为如果承认存在这种天然的差异,则等于说这场起义没有合理性。这对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中国新政权来说,是当头泼冷水。显然,当政者无论如何不愿意看到这种观点流行于市井之间。    

    但是,更早的时候,社会学家、生物学家潘光旦(1899~1967)就研究过类似的问题。按照他的解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实际上是孟子倡导的“人人可为尧舜”的“平等哲学”在政治斗争中的运用。要回答上述问题,就需要回顾“平等哲学”演化的思路轨迹。    

    按照潘光旦的理论,“平等哲学”是这样产生的:“初民”刚刚脱离自然而进入社会组织形态,这时的权力分配遵循的是自然的法则,“比较优秀健全”的人物担任社群领袖,稍微差一点的依次递降,这样自然分成阶级。人类学家林惠祥在《文化人类学》印证这种说法:在低等文化社会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