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蒋介石打不过毛泽东是因
蒋介石惟一一次到延安:
国民党军队为何落败 蒋
汪精卫病逝内幕 蒋介石
蒋介石宋美龄并非政治婚
台北士林官邸着火 蒋介
戴笠缘何要整垮蒋介石的
败退台湾 蒋介石晚年痛
蒋介石棺木揭秘:必须靠
郭汝瑰回忆如何在蒋介石
最新热门    
 
蒋介石作诗:呀!好革命的怒潮啊

时间:2009-10-14 11:22:22  来源:《书屋》杂志 中华民国(1912~1949)时期,领导人多能
侣,素衣早浣帝京尘。”尾联召唤京城旧侣来归,便不妨是与当局不合作的情绪。《晚阴看月》:“棹艇捞明月,逃蟾沉水底。搔头欲问天,月隐烟云里。”其中依稀是“浮云蔽月”的政治牢骚。汉初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次张馨庵都转赋怀见示韵》:“人生难得到仙洲,咫尺桃源任我求。白首论交思鲍叔,赤松未遇愧留侯。远天风雨三春老,大地江河几派流。日暮浮云君莫问,愿闻强饭似初不?”此诗感慨不一而足。“白首论交”一句应是抱怨世风日下,缅怀鲍叔牙式的恪守友谊、让贤善任的古之君子。“赤松未遇”一句艳羡张良得遇神仙,追随而去。赤松子,神农黄帝的雨师,上古隐士。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末句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则透露了重出江湖的心思。

《寄陈筱石制军二首》:“武卫同袍忆十年,光阴变幻若云烟。敏中早已推留守,彦博真堪代镇边。笑我驱车循覆辙,愿公决策着先鞭。传闻凤阁方虚席,那许西湖理钓船。”“北门锁钥寄良臣,沧海无波万国宾。湘鄂山川讴未已,幽燕壁垒喜从新。鸣春一鹗方求侣,点水群蜂漫趁人。旭日悬空光宇宙,劝君且莫爱鲈莼。”陈筱石,曾任河南巡抚、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乃前任对现任的期望。所谓“那许西湖理钓船”、“劝君且莫爱鲈莼”,也隐约见出袁世凯自己的不甘寂寞。《忆庚子旧事》所抒,应是忧国报国情怀:“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惭对齐疆披枳棘,还临燕水补桑榆。奔鲸风起惊魂梦,归马云屯感画图。海不扬波天地肃,共瞻日月耀康衢。”当年,庚子祸起,八国联军来犯,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次年擢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于国事却难以补救。列强的坚船利炮已惊破了华夏旧梦,待慈禧太后挟光绪帝在西安避难一年多回銮,北京已惨不忍睹。此后更何寻海晏河清、日月光华的景象呢?

最能代表袁世凯的雄心或野心,“深深地道出了他待时而动的心机,表明了他在彰德隐居的实质”的,是他的另外几首诗。

《和王介艇中丞游园原韵》:“乍赋归来句,林栖旧雨存。卅年醒尘梦,半亩辟荒园。雕倦青云路,鱼浮绿水源。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虽然也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袁氏却不想做陶渊明,就这么一直守拙归田园。虽说池鱼思故渊,却是漳洹犹觉浅,或者,袁氏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池鱼,而是潜龙,是 “大泽龙方蛰”,岂能久困这浅浅的漳河、洹水之间!

《登楼》:“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登楼远眺,而觉北斗星矮、太行山低,寥寥二十个字,见出其睥睨宇内、目空一切的气度。袁氏“自幼好大言”,今犹如此。

《自题渔舟写真二首》:“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钓鱼却有恩仇。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袁世凯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故作淡泊洒脱姿态,他让人拍了几幅题为《烟蓑雨笠——渔舟图》的照片,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东方杂志》。图上,其兄袁世廉扮渔翁坐船中披蓑垂纶,他自己则扮艄公立船尾执篙点水。其实这戏已经做得有点过了,不免欲盖弥彰。“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题诗的这几句则分明把心思说破了。

蒋介石: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

蒋介石(1887~1975)名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1907年保定陆军速成学堂肄业,赴日本就读振武学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国,参加上海武装起义,在沪军都督陈其美属下任团长。1922年陈炯明在广州炮击总统府,孙中山避难永丰舰,蒋介石赶来扈从。1923年被孙中山任为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谋长,8月赴苏联考察。1924年任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参谋长。1925年东征陈炯明。1926年制造“中山舰事件”,提出“整理党务案 ”,排斥共产党人,得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等职。率师北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