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49年周恩来追究浙江大学
毛主席对他说:你管天 
竺可桢给丁文江的一封佚
最新热门    
 
竺可桢日记里的民国大学秘史

时间:2009-12-8 12:27:14  来源:不详
天下一家》一书,摘录其要点谓:“蒋对他那因婚姻而联结的特别家族和那些早年共事的伙伴的忠心是不可变、有时甚至是不近情理的。凡是在重庆待过一下的人无不可以看到:这个年轻的共和国已经形成了它自己的一种行帮裙带关系,它自然而然地使某些人身居高位。”(日记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日)他读到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发表在《生活》杂志上的文章《关于中国问题的警告》,所作节录称:“与蒋介石有关而且包围着他的一些力量,无论从人民或抗战观点看来,都是不好的力量。……在中国更孤立的时候,官僚的势力在增长中。……要去掉弊害,主要官僚的贪污,须先从上层下手。”(日记一九四四年九月十八日)

(

一九四九年五月解放军进入上海,竺可桢与生物学家秉志(农山)议论起江山易主的变局,他们不禁感叹:“国民党之失,乃国民党之所自取。在民国二十五六年蒋介石为国人众望所归,但十年来刚愎自私,包揽、放纵贪污,卒致身败名裂,不亦可惜乎?”(日记一九四九年五月十六日)可见,国民党的专权腐败,早已使许多知识分子与之离心离德。

一九四九年四月,竺可桢黯然离开他做了十三年校长的浙江大学,心境不无凄凉,同时又带有几分终于脱离“苦海”的庆幸。此前他回绝校内学生会为他六十岁生日举行庆祝的邀请,他认为那其中的政治意味太明显,殊为无谓。他秉持大学校长应具“同情心”,对批评政府的学生不肯施以重罚(开除),他的“宽待”学生运动,成就了浙大“民主堡垒”的声名,而他内心却满怀苦涩。面对学生会施展手腕,校内政治空气日渐升腾,他不以为然,但自知如此局面绝非自己这样的“书傻子”所能应付,因而此时对于校长一职已是“厌恶万分”。事实上,浙大校内已经出现斥责竺校长走“中间路线”的揭帖。

竺可桢虽对学校勇于负责,但对校长一职并不执著。他曾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辞职,均遭婉拒。而一九四一年四月和一九四七年七月,当时担任教育部长的陈立夫、朱家骅竟先后请他转任中央大学校长,似乎是对他办学业绩的肯定和褒奖。竺可桢自然是敬谢不敏,但看得出,国民政府需要像他这样有声望、能服众的“书生官员”治理高等学府。

竺可桢读过一篇译文《教授眼中的校长》,印象深刻,内云:“教授眼中鲜有良好之校长,有专事迎合学生心理之校长,有与教授以种种难堪之校长。或谓校长之难由于世人以校长万能目之,而校长亦以自己万能则殆矣。或谓校长从来不说真话,或谓校长视教授为雇员。据各教授之意,以为成功之校长须具有二要素:一为尊重学术,一为富于同情心。”(日记一九三九年十月二十八日)竺可桢对办学成功的前辈一向敬重,他与蔡元培先生密切交往,虚心求教,刻意效仿。一九四八年春,张伯苓来浙大谈南开办学经验,“张伯苓谓渠办大学有三个政策,即经济公开、责任分担、师生合作。又谓自来初得力于严范孙先生,继得力于基督教云云。余甚佩服其见解也”(日记一九四八年四月二十七日)。

虽为一校之长,却身无官气,究心于学术,时日一久,自然聚拢大批优秀教师,他们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学校蒸蒸日上。竺可桢在浙大,最初得力于“东南旧人”。“五四”前后,郭秉文主政东南大学,一时间人才济济,与北大南北称雄,后发生内讧,教授星散。中央大学组建后,因种种原由,尚难恢复昔日盛况。竺可桢接手浙大,胡刚复、梅光迪等原东南教授聚集而来,形成核心力量。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蔡邦华、贝时璋、王淦昌、卢嘉锡等一批新秀形成教师骨干,学生中亦有谷超豪、滕维藻等活跃青年。竺可桢对教授们关爱有加,平等相待。训导长费巩教授一九四五年春在重庆突然失踪,数年间杳无音信,竺校长四处寻找,甚至通过黄炎培托请沪上强人杜月笙暗中查访,终无结果。竺氏对费巩失踪一事始终不曾释怀。

对于一些名声甚大的特殊人物,竺可桢的经验是:慎重引进。一九四六年初,文学院长张其昀“欲聘钱宾四(钱穆)、贺麟,余均赞同。但同时告以钱宾四往往藐视同辈,如到浙大,亦不能给以特别待遇”(日记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一日)。一九四八年上半年,哲学系拟聘熊十力来校任教,竺可桢反对:“此辈老先生之来,徒事装饰品,不能于学校有点滴之利益”,“因渠等所教过于高深,于学生学问与操行不能有所影响也”,“要发展一个大学,最要紧的是能物色前途有望的青年,网罗龙钟不堪之过去人物,直是养老院而已”(日记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四日、二月二十六日、六月一日)。竺可桢如此决绝地拒聘熊十力,应与他过去与马一浮的交往经验有关。竺上任伊始,便拜访浙江名宿马一浮,聘其任教,但马先生要学生们上门“请业”,学校管理诸多不便,而听罢马氏的“复古”高论,竺校长不免失望,确信与学生无益。与马一浮交往,使竺可桢别有一番感受。理工精英与“怪僻文人”之间本不易“磨合”。

可是,竺可桢喜欢访见吴稚晖,他们或许有些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