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没有相关中国历史
最新热门    
 
李仲公之女谈李仲公诬陷贺龙事件始末

时间:2009-12-17 11:24:56  来源:不详
。弟贺云卿亲笔上,五月二十六日。”根据父亲留下的致周总理信的底稿。内容是:“久未谒见,时在念中。兹有一事,我手中有贺龙在1929 年由湘西派人到南京要求我代帮助向蒋投诚的两封亲笔信,是这个大叛徒叛党的铁证。如由信内送上。虑交不到落入别人之手。拟请于万机之时召见片时,当面奉呈,并补陈有关情况,亲聆教导。特此函达之予核裁。敬祝健康,并致革命的最后敬礼!1968年3月29日。”

信送出去几天后,周总理办公室来了一个人到我家中,很客气地说:“感谢仲老对革命的支持,仲老的信总理已收到,总理让我们转告希望仲老注意保重身体!”根据来人的语气,不像是专案组的那帮人,一定是总理派来的人。父亲知道总理收到贺龙的亲笔信后,相信总理一定会妥善处理的,一颗悬着的心也就落了下来,清静了一段时间。

中央专案组如何知道李仲公手里的亲笔信的呢?父亲一直没有弄明白。最近,我由德国第一次赴贵州给父亲扫墓,并转道北京看望了秦萍等老人。闲谈中,秦萍老人心直口快,向我讲述了当时的一些情况,并说知道贺龙写给李仲公亲笔信的只有李侠公和李奇中两人,她的猜测有可能是参事室参事李奇中说出去的,李仲公因此“脱不了手”。

(

在中共中央为贺龙平反的过程之中,中央统战部多次把父亲叫到统战部落实贺龙写给他的信件问题。父亲回到家中很气愤地说:“童小鹏要我承认那两封信是假的。”父亲当即作否认,坚持贺龙的“亲笔信”是真的。并对童小鹏说:“你说信是假的,难道是我李仲公造的不成?”童小鹏说:“不是说你造的,如果是有人假借贺龙的名义写的,你也不知道。”现在想来,是不是提示李仲公肯,定是“别人假冒贺龙的名义写的”,给李仲公一个台阶下,可恨李仲公又臭又硬罢了。

周总理逝世后,父亲知道没有人保护他了,已预感到不知那一天会受到处理。1978年5月12日,父亲生病住进了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至6 月20日去世,住院四十天。父亲住院期间,参事室派人到医院向医生了解父亲的病情,问“有救没有?”医生说他“年纪大了,危险!”这些对话都是我们在医院的走廊上听到的。还交代我们“如果李仲公不行了,无论白天晚上,无论几点钟,一定马上通知参事室”。之后的一天,参事室通知李仲公的亲属在家等候领导上宣读重要文件。要求直系亲属不得缺席。当天,我母亲、姐姐和我在家中等候指示,参事室副主任白光涛和一位工作人员到我家中宣读了《关于李仲公问题的处理决定》。决定说:“1968年春李仲公交出两封伪造信陷害贺龙同志的问题,审查小组报经中央批准,认为是李仲公伙同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蓄意陷害贺龙的一起极其严重的反革命事件:李仲公罪行严重,又不老实交代。根据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本应从严惩处,逮捕法办。但考虑李已年近九十,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不再捕办,决定撤销其国务院参事职务。每月发给生活费八十元,交国务院参事室监督。”对父亲的处理决定,我们见父亲病重没有告诉他。因此,父亲到死都不知道他的“罪状”。20日早上6点30分父亲去世,9点参事室召开会议向参事们传达对李仲公的处理决定。父亲逝世时享年92岁,其骨灰最后由我的母亲送回贵阳老家安葬了。

父亲当年交送周总理的两封贺龙信,在当时要为贺龙彻底平反的政治环境中所作的“鉴定”是值得怀疑的,“原件”还在吗?也许将是一桩历史“悬案”了。我的父亲(一个十足的书呆子)连半导体收音机都不会开用的人,文革开始,亦没有和任何人有什么交往。年过八旬他如何能够伪造出两封信?他与贺龙的这点交往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恐怕算不上什么大事。现在看来,贺龙当年秘密致信李仲公,是在当时严酷的斗争环境中所采用的一种斗争策略,以减轻国民党的军事清剿压力,谋求革命队伍发展空间,不能就说他有“叛投”国民党反动派之意,也不影响他对中国革命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没想到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成了他政治上的致命“软肋”,“叛投国民党”的所谓“铁证”。

父亲从政多年,看见并经历过许多政治斗争,只有政见上的分岐,不存在个人恩怨,诸如他对待蒋介石先生的态度。父亲作为蒋介石北伐时的文胆谋士,最终因政见不合而分离,但人格上是敬重的;作为中共政权的无党派民主人士,诚心诚意膺服中共的领导,在中共“反右”斗争中充当了“马前卒”,在中共的内部斗争中成了“牺牲品”,他与贺龙的结果都是以悲剧而告终,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

今天,看到我的祖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政治民主,民富国强,我们这些海外中华儿女由衷地感到自豪,都不愿去回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但历史是值得人们借鉴的,理智地尊重史实,才能有效地对后人起到借鉴和教化作用。我们不能忘记先贤“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