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复旦全国征集曹姓男子染
国民党在民国大学里的组
49年周恩来追究浙江大学
1952—1955年的中国大学
竺可桢日记里的民国大学
台湾昔日大学生组共产党
许倬云口述回忆在台湾大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
真实的印度:一二年级大
清华大学再次成立国学研
最新热门    
 
复旦大学教授:需征集数百曹操后裔DNA样本

时间:2010-1-28 12:36:20  来源:不详

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面对各界持续不休的争论,复旦大学的生命科学专家与历史学家决定联手介入调查。他们将通过征集曹姓与夏侯姓DNA来与安阳墓主人检验比对的方式,来揭开真假曹操的真相。

在昨天举行的“用DNA技术辨别曹操后裔和河南汉魏大墓出土人骨”的情况说明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辉均表示:“用DNA技术验证曹操墓是完全可行的。”

【疑问1】

为何此次只征集男性DNA?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

复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李辉表示,只要有足够的曹姓、夏侯姓男性志愿者参与Y染色体检测,就可推测出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

之所以选用男性DNA呢?是因为其从遗传角度来说相对更单纯。Y染色体是男性染色体,只由父亲一方遗传而来,并在数千年中基本不会发生变化。由于姓氏在一个家族的男性中传递继承,标志着Y染色体上“遗传密码”的不断复制,因此,科学家可以通过检测Y染色体的遗传信息,并进行比对,来判别拥有某种Y染色体特征的人的姓氏。

【疑问2】

曹操与“夏侯”之间有何关系?

可是,国内曹姓已经千千万万,为何还要征集姓夏侯男性的DNA?

李辉解释说,根据记载,曹操的父亲曹嵩原姓夏侯,后来成为宦官曹腾的养子而改姓,因此,曹操应该是夏侯姓氏的后人。如果这个记载属实,那么三国人物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具备相同的Y染色体特征。

李辉说:“这是我们进行研究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成立的话,我们只要在全国征集曹姓、夏侯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最后如果发现某个曹姓与某个夏侯姓具有一致类型的Y染色体时,就可基本断定这是曹操后人的Y染色体。”

据介绍,目前已有不少人来电咨询希望成为志愿者,也有一批人直接参与了实验室调查。“但是很多人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安排时间,所以一时半会儿来不了,所以这个过程还是比较长的。而对于检验DNA,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抽两毫升血。”

【疑问3】

DNA一样就能确定是曹操本人?

此前有专家认为,找曹操后裔比验曹操的DNA还要难,这会不会使得复旦大学的征集工作难以进行呢?韩昇表示,调查不会漫无目的,曹操后裔一方面会从社会证据,一方面则是通过文献来确定调查的重点地区——安徽的亳州附近。“考古学家在亳州发现了曹氏的宗族墓,所以我们调查的重点是在安徽的亳州为中心,从亳州到今天的河南安阳,再到山东、安徽几省的接合部,都是调查的重点。同时,如果当真曹操来自夏侯家,当时的夏侯家也是以亳州为中心,所以这两个姓氏的调查都必须是以这个为中心展开。”

据介绍,复旦在其基因检测数据库里已找到48名曹姓男性的Y染色体。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甘青地区。专家表示,复旦所需要征集的曹操后裔样本数量越多越好,希望能够达到数百人。

不过,即使安阳古墓主人的Y染色体特征比对成功,也只能认定他与曹操后裔的血缘关系,如何认定他就是曹操本人?李辉解释,现代遗传学的 DNA判断只是认定工作的一部分,还要依据传统历史学,根据考古现场的实际状况,从目前墓葬的规模、文物进行交叉分析,如果DNA比对确立,可以认定是曹操墓。

【疑问4】

1800岁老骨头能验得准吗?

有专家曾认为,人去世后DNA分子会很快降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减少。据史料记载,曹操死于公元220年,如果安阳墓主真是曹操,遗骸至少也该有1790年了,哪里还能测得出DNA?并且一些质疑者认为,从安阳古墓中的男性个体情况看,人骨材料保存太差,量很少,且经过多次盗墓,已经不能排除古代和现代人的DNA污染。

李辉表示,复旦大学关于“古DNA”研究已有10多年经验。学校有一流的古代DNA分析室,达到万级以上的净化水平(即每立方英尺空间含0.5微米尘埃少于1万个,下同),实验在封闭的百级净化的操作台上进行,结果可信度相当大。“除非骨骼完全被铜锈浸染,或是碎成了粉状,导致里面的DNA破坏殆尽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