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从一封日军家书看到日本
北方游牧民族为何离不开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是怎样
38岁暴卒:民族英雄郑成
红军在长征中建立的两个
抗战时期的浙西《民族日
抗战时期的浙西《民族日
探秘“金三角”山地民族
鲜血铸就不屈的民族魂 
南岛民族源于中国大陆百
最新热门    
 
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两次共祭黄帝陵

时间:2010-1-29 13:35:02  来源:不详

黄帝陵轩辕殿。
黄帝陵轩辕殿。

教育部1月15日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其中有拜炎黄始祖的内容。对此历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在商﹑周的甲骨金文史料中,完全找不到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那时也没人自称华夏。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贵族开始自称华夏,此时便出现许多有关黄帝﹑炎帝等英雄祖先的历史记载了。史学家王明珂的“需要一个国族历史来凝聚中华民族”的解释也许是最准确的。尤其是抗战期间国共合作祭拜黄帝陵的往事,值得我们一再回顾深思。


陕西黄陵县有一座黄帝陵,传为轩辕黄帝陵寝,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历代黄帝陵的祭祀活动,其意义在于昭示皇权正统、天命所归,借以证明统治的合法性。到了当代,祭祀黄帝陵又具有凝聚人心,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抗战时期,黄帝陵因地理位置介乎西安与延安之间(那时县名就叫中部县),在国共合作的特殊背景下,就成一个重要的政治舞台。

国共和解 共同祭祀黄帝陵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半月后,在苏联及其他国际势力的调解下,在中共的促成下,得以和平解决。回到南京的蒋介石,经此次事变,始信苏俄具有支持中国抗日的诚意和实力。要联交苏俄必须和解中共。于是蒋做出姿态,1937年1月5日裁撤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2月10日,中共致电国民党,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同时作出改苏维埃政府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指导;特区内实施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土地政策等四项保证。2月21日,国民党五届三次会议以“共产党人输诚受命”,通过了“根绝赤祸案”,宣布开放言论、集中人才、赦免政治犯。

4月5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国共两党在经历十年内战后,首次聚在一起,同派代表共祭黄陵,以表达停止内战、团结御侮的决心。国民党方面的代表是国民党元老、中央监委委员张继,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顾祝同(致祭当天,并未到场),中共方面是同盟会老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

上午10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特派委员张继、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代表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中共领袖毛泽东、朱德特派代表林伯渠,各自携带祭文,同步登上桥山,在中外记者的镁光灯下,在军士列队鸣炮声中,开始虔诚致祭,逐个宣读祭文。

国民党在《中央祭文》中写道: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古雅奥晦的祭文中,“丑虏蚩尤,梗化作乱,受诛不庭,华夷永判”等句子,隐含着对形势的忧思。

林伯渠宣读毛泽东亲自起草的祭文。在追忆黄帝的丰功伟绩后,毛泽东写道: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当天,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同蒋介石谈判经过和我党对各方面策略方针向共产国际的报告》。次日(4月6日),延安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一篇题为《苏维埃代表林伯渠参加民族扫墓典礼》的报道中,披露了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

红军改编 开赴抗日最前线

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可视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七七事变”爆发后,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召开各界人士国是谈话会,发表谈话,表明了“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的立场。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林伯渠与会。7月23日,中共发表《为日本帝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