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国务院《清史》编纂5年
640工程:中国反导研究
1975年毛泽东为何要搞重
1935年“儿皇帝”溥仪访
1952—1955年的中国大学
探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
1965年两岸秘约:蒋介石
1975年被特赦:最后的国
1945年福州处决汉奸和刑
1975年蒋介石死讯传来 
最新热门    
 
45年斯大林蒋经国两次秘密会晤

时间:2010-2-7 12:03:09  来源:不详


抗战胜利不久,1945年12月25日,蒋介石派其子蒋经国秘密访问莫斯科,并与斯大林进行了两次秘密会晤。至于所谈具体内容,蒋介石一直讳莫如深,而蒋经国以后也绝少提起,以至时下出版的各种关于蒋经国的传记及回忆录中,提及秘密访苏一事,要么一笔带过,语义含混,要么干脆只字不提,给世人留下了诸多猜疑。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本文通过对档案史料的爬梳,试对此作一考察。


《斯大林年谱》记载,斯大林曾于1945年12月30日和1946年1月3日晚上9点多会见过蒋经国,第一次会见时间是1小时30分,第二次会见时间为1小时40分,总共会晤时间约3个多小时。蒋经国为什么会在此时以蒋介石私人代表身份秘密访问莫斯科呢?这与当时国共两党对东北的激烈争夺有关。早在1945年6月30日,抗战即将胜利时,蒋经国曾与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宋子文和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卜道明一起去苏联,开始缔结《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谈判。但是由于美苏已签署了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密约》,规定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苏联在旅顺港、大连港的租借地位给予恢复,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之权利也须恢复。中苏缔约谈判,不过是屈服于美苏压力去谈怎样落实苏联的要求而已。但在外蒙独立问题上,蒋经国以个人身份单独求见斯大林,双方进行了一番交谈。

斯大林:你们对外蒙古为什么坚持不让它独立?

蒋经国:您应当谅解,我们中国8年抗战,就是为了要把失土收复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失地,都在敌人手中;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国土’。在这样情形之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能同意外蒙古归并给俄国。

斯大林:你的话很有道理,不过,你要知道,今天并不是我要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如果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经过艰难交涉,中苏于1945年8月14日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作了两点让步,一是在旅顺建立海军基地,不再使用蒋介石所忌讳的“租借”名称;二是苏联在道义、物质和军事上支持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政府”。正象谈判首席代表宋子文吹嘘的那样,《条约》签订最成功的一点,就是“苏联政府明确承认以国民政府为唯一对象”,这样就可以排除苏联扶植东北的共产党力量。此时,东北局势十分微妙,毛泽东已令10万人马昼夜兼程赶赴东北,建立根据地,蒋介石也已拟订了三种接收东北的方案,即外交接收(从苏军手中接防),军事接收与和平接收(国共合作),但蒋决意立足于打。美国曾警告蒋介石,认为国民党的最大危险,莫过于共产党进入东北。蒋因此更加重视东北问题。8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熊式辉为东北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辕主任。9月5日,又任命蒋经国为外交部驻东北特派员。蒋经国特派员的使命,是利用中苏条约中苏联给予国民党政府以“道义”的支持原则,通过外交手段,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阴谋排除共产党,独占东北。蒋经国以其“太子”的特殊身份和在苏联生活12年的亲身经历,认为“把中苏关系搞好,也就等于断掉毛泽东的生路,国民党就可以稳操胜券了。”但是,形势的发展使其希望很快破灭了。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总方针,从各解放区抽调大批部队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迅速开入东北,比国民党军队提前三个月到达东北,并且建立了巩固的根据地。蒋经国虽与苏联远东军区总司令马利诺夫斯基元帅会谈四次,仍无果而终。蒋经国在日记中写道:“目前解决东北问题,仅有两途:一为中央接收人员全部撤回,并作严正之表示。二为空运少数部队控制长春,行辕继续存在,派主席至各处接事,编练地方团队,扩大政治影响,务使先有对付共匪之力量存于东北,然后逐步增强政府力量,使东北进入正规。”其后,大批国民党部队在美军协助下,从秦皇岛登陆,大举进攻山海关和锦州,国共军队开始为争夺东北激烈交战。在国共关系处于十分关健的时期,蒋介石派蒋经国秘密访问莫斯科,但没有向苏联驻华使馆披露访苏目的,外界更无从知晓,这引起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