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韩媒:东南亚是东亚人的
被厄运纠缠的南亚三大政
沈渭滨论辛亥革命与东南
杨东梁晚清东南社会变迁
清末放垦与鄂尔多斯东南
日本在东南亚藏宝的秘密
广东南雄州知州——余保
1920—1940年代中国东南
海盗式的掠夺──欧洲殖
最新热门    
 
东南亚关于郑和的传说:榴莲是其方便后所生

时间:2012-2-6 10:53:13  来源:不详

核心提示:当然,有些观念是根深蒂固,再不可思议都有人选择相信。曾几何时[注: 何时 拼音: 解释: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heshi],有人说郑和于某一棵树下解手,后来那树结出榴莲,各人都说这解释了为何榴莲的味道如此怪异。也许我们对此故事一笑置之,但可从中看出东南亚国家对郑和是何等的尊重,连其国家的土产都要设法与郑和连上丝丝的关系。

郑和画像(资料图)

本文来源:中新网-华文报摘,作者:孙咏珊,原题:《郑和有神力?》

通常人们听到看到“郑和下西洋[注: 郑和下西洋[历史],郑和下西洋[手机游戏],郑和下西洋[CCTV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京剧]]”这“名词”时,一般只联想到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影响、得失等,都是些硬邦邦跟资料性的分析与讨论。有时,不免猜想,现今的中国传统及文化是否被“通常”这二字所拖累呢?让人误以为举凡与文化有关的事件或事情都是沉闷的。事情向来最少有正反两面,更何况是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呢?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焯然教授演讲时提到,在某一次研究“郑和下西洋”的会议中,有一名台湾营养学家探讨郑和下西洋时如何照顾二万八千多名船员航海途中的饮食,使船员有均衡的营养。因长期航海的水手大多有缺乏维他命C而较易患上败血症的问题,那么,当时郑和如何解决相关问题呢?

另有一位研究管理学的教授,对郑和如何领导二三百艘船的船队大感兴趣。试想想,纵然今天有先进的设备仪器,不同船只之间的沟通也许有时间配合上问题,更何况是六百年前的中国?郑和到底是如何管理与协调呢?郑和必定是位不可多得的领导人才,才得以妥当处理资源及人力管理上的情况。听说,新加坡某些组织还以这主题内容开班授徒,三天的课程大概要六七千港元的学费。文化的本质到底是活的,若能适当地将文化与生活结合,发挥想象力,不但能用来挣个钱,亦能使其文化长久的传承下去。

“郑和下西洋”这课题对华人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因这是中外交通史、航海史、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自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的28年间[注: 年间niánjiān 解释 【time】 指某个时期或年代里老年间清朝康熙年间 相关词条 年轮 年月 年光 年关-nianjian],郑和曾七次率领超过二万八千人、多达三百艘船的船队远航西洋,经过东南亚、印度洋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访问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在东南亚留下大量的传说,经年累月,甚至许多被神化的故事在当地变成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某些地方更塑造郑和为华人移民到东南亚的先驱,使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记忆演变成东南亚华人精神寄托的象征,甚至是变成事实般相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