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明朝嘉靖皇帝为永生不惜
荒淫皇帝刘粲:父死与众
顺治皇帝废后原因:遇到
明朝皇帝多好色:日娶九
明朝皇帝招十三四岁少女
名臣袁崇焕曾向皇帝许诺
史上最牛大臣:亲手射杀
雍正皇帝送七十岁宠臣春
揭秘:中国古代哪位妓女
辽宁盘山大洼曾是清代皇
最新热门    
 
清朝皇帝赐宴:御膳房发过期食品羊肉做工粗糙

时间:2013-11-30 21:44:13  来源:不详
,可能更适合用随笔。用比较随意的方式来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过程,这也是我比较关注的一个方面。在写随笔的时候,我特别注意使自己的思路摆脱学术的限制,把它放到一个非常平实、非常日常生活的细节里缓缓展现历史的丰富画面,这也是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所考虑的。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来看待历史,历史学应该向何处去,是把历史做成一个非常专门的、非常固定的、非常狭隘的一种研究呢?还是要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去反省,通过反省历史、反思历史来跟现实进行对话?我觉得这是非常复杂的一个问题。以前有影射史学,好像史学就是专门为政治服务的。我想这样的一个史学,把历史的丰富度完全狭隘化了,恐怕大家也都不爱看。这样的历史,在“文革”时期非常多。但是现在也出现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把历史放在一个非常专门化的视野里去研究,我觉得这恐怕也是闭门造车,也是我所不喜欢的。怎么样把历史激活,通过反思历史来看待我们的现实,或者从历史中得到一些经验,这一直是我在思考的问题。

让历史跟现实对接或者对话,这在学术文章里是很难表达出来的。学术文章都有规范,前面做了什么,我自己要做什么,后面再怎么收尾,列了一大堆参考书,在一个知识的本身脉络里面,做这样的学问当然意义非常大。但是这类学问受众很少,如何把它变成一种面对大众的学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现在出现了一种叫公众史学的流派,主张史学在面对公众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公众对它的兴趣,同时又使史学变成一个能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给我们以启迪和启发的资源和媒介。

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好怎么解决,但是有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鼓励更多的历史学家[注: 历史学家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详细介绍: 希罗多德他是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被人们尊称为“历史之父”。]来写一些通俗的文章,比如用随笔的形式来展现一些历史的多样内涵。当然现在通俗的东西非常多,我也想跟大家讨论,什么样的通俗作品是大家最喜欢最欣赏的,同时它也是最具启发性的。写好通俗的文章实际上并不容易,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展示历史的趣味性,沉迷历史的细节,往往就难以洞察到历史背后较深层的意义。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在一个多元的、更多样的状态下来反思历史,使历史变成我们观察当下、体验我们自身世界的一种方式。(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副所长、教授)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