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珍贵旧照再现甲午悲歌[
文史新论:中日交往的历
中日血战吴淞:国军六个
记忆1984:中日青年天安
两千年来:中日两国关系
抗战时期的中日假币战 
甲午战争:中国也输在外
甲午战争时竟然有中国民
邓小平“一秒钟”讲话促
甲午一战使日本鄙视中国
最新热门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之二)

时间:2007-3-9 17:26:49  来源:不详
清国的协调的”,后来“伊藤对朝政策的变化,在于日本的内政”(注:〔日〕高桥秀直:《走向日清战争的道路》,东京创元社,1995年,514页。)。大泽博明也认为:“甲申事变以后,日本政府在外交、军事上对朝政策不是指向对清战争的,‘六·二出兵’(189462日本政府做出出兵朝鲜的决定)以及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案也不是要对清国进行‘挑衅’,实现日清共同改革朝鲜内政才是‘六·二出兵’的真正意图。”(注:〔日〕大泽博明:《日清共同改革朝鲜论和日清开战》,《熊本法学》73号,1993年。)其他类似的说法尚多,不必赘述。偶发说主张者的一个通病,就是醉心于对历史现象的主观分析,可以完全不顾最基本的客观历史事实。1868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即开始推行“武国”方针,以对外侵略扩张为基本国策。进入70年代,日本国内大倡“征韩论”。所谓“征韩论”,其实质就是侵略大陆论。80年代后,日本政府举全力进行大陆作战的准备。山县有朋内阁一成立,便提出“保卫利益线”,成为尔后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理论”根据。到1893年,明治天皇批准《战时大本营条例》,标志着日本已完成入侵大陆的战争准备。斋藤圣二曾对甲午战争中最先入朝的日本第五师团长野津道贯中将的有关文书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得出结论说,日本派兵入朝的目的,表面上是“保护日本人及公使馆”,而背后的目的是“与清国争夺霸权”(注:〔日〕斋藤圣二:《关于陆军对日清战争的准备》,《创造》24号,1995年。),就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