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日本广岛核爆受害者要求
杨贵妃的四种结局:流落
日本驻美大使向二战时被
先祖父章太炎在日本讲学
“慰安妇”制度的来龙去
日本八路教八路军说日语
日本侵华实暴统治又一铁
1945年日本投降时各地的
日本人摘掉“小日本”帽
最新热门    
 
试论日本政府对戊戌维新运动的态度

时间:2007-3-9 17:37:26  来源:不详
日本的“一切谨慎”的外交方针和“暂时保全中国”的对华政策,是在1895年“三国干涉还辽”以后开始实行的。明治初年到1918年,日本的外交总方针是,“脱亚入欧”,争当“世界大国”,基本策略是,倚强凌弱,远交近攻,侵略亚洲邻国,挤进欧美列强的行列。与此同时,在不同阶段又有适应形势需要的短期外交方针和策略。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日本打败了中国,并在1895年4月17日迫使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于是,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远东一霸国,“脱亚入欧”的大国目标初步实现。但是,《马关条约》签订不久便发生了“三国干涉还辽”事件,给日本以很大刺激,并影响了日本的内政外交。1895年4月23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走访日本外务省,正式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俄国还用武力支持干涉,几艘俄国军舰开进神户和被指定为和约批准点的芝罘(烟台),摆出了如果拒绝干涉就立即诉诸武力的姿态(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第283页。)。虽然日本军部强烈反对归还辽东半岛,但鉴于陆海军已经没有抗击强敌的能力,所以,日本政府不得不在1895年5月4日表示完全接受三国干涉,放弃辽东半岛(注:(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第285页。)。“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使当时富有谋略的*家和外交家伊藤博文等强烈感受到日本与西方列强相比军事力量的孱弱,故认为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