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外国记者拍摄的中国抗战
外国摄影师拍摄的90年代
外国人画笔下的大清国[
自行车20世纪初从德国传
艾青提名诺贝尔奖始末:
来自1938年的外国水下写
外国政要们的尴尬时刻(
外国人眼中的辛亥革命:
邓小平会见外国元首:“
珍贵历史记录:外国人拍
最新热门    
 
外国传教士与戊戌维新

时间:2007-3-9 17:38:44  来源:不详
今后的任官考核中,也以此学问为主。“自今以后,学院岁科试生童,于经古场兼考算学之外,别试以泰西史学、格致学、富国学。其阅卷之幕友,由广学部保荐,择卷之佳者,与经古同列一榜,即使正场文字稍逊,生则仍列优等,童则仍准入学,名之曰中西学生。乡试时,仿同文馆咨送学生之例,二十名内取中一名,至第三场策问,亦宜参以泰西史学、格致学、富国学,阅卷之房官,仍由广学部咨送。礼部会试,与乡试同”(《中东战纪本末》卷一,P10)。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传教士认为,要想使学校得到大的发展,仅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应该积极鼓励民间自费办学。强调除了官办学校外,还要鼓励民间绅董“仿照官学之例,广设学堂,由官拨款资助”(《中东战纪本末三编》卷四,P25)。甚至大学院也可由民间自设,只要一切以国家大学院考试、教法等制度实行即可,学生学成接受国家考试,考取者同样也授予功名(《中东战纪本末三编》卷四,P25)。此外,传教士们还提出了诸如派遣留学生、发展师范教育、中央设立广学部等建议。总之,只要能广兴新学,就能使中国士大夫“忠君亲上之心油然而生,自不敢蹈贪私之恶习,鼓舞奋兴之气勃然而不可遏,自不愿守旧因循之故智”,中国的“自强”也就有希望了(林乐知编译:《中东战纪本末》,卷八,P27)。为了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传教士们撰写了大量的论著,如《新学规制考》(林乐知)、《文学兴国策》(林乐知)等。而且,他们对于阻挠新学发展的守旧官僚给予抨击,林乐知甚至主张将阻挠新学的守旧大臣赵舒翘侍郎和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传教士对中国教育的改革主张,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显然是有益的,而且他们与康、梁等维新派的观点几乎是没有区别,梁启超就曾说:“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传教士在中国推广教育的目的,还是为培养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人材。他们积极想控制对中国新式学校的领导权力,主张中国设立学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