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时报:盟军诺曼底登
安东尼奥尼拍《中国》:
揭秘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吻
新中国的红色颂歌 ——
中国的音乐家和管弦乐的
渐行渐远:清代中叶朝鲜
新中国经济第一战:意义
毛泽东拒批斯大林:莫斯
红岩特工 潜伏“中统”
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
最新热门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保守与激进 笔谈——循名责实跨文化,跨语际

时间:2007-3-10 9:02:57  来源:不详
界主义”主张性质大不相同的东西。比如,废除汉字,这份刊物认为:“汉文为最大多数支那人最笃信的保守之物,故今日救支那之第一要策在废除汉文。”并提出用三种办法来“废除”:一、选用任何一种欧洲流行的语言,如英、德、法语来代替中文;二、用世界语来代替中文;三、用罗马字注音来改造或取代中文。他们认为这样做了之后,“对于支那人进化之助力,定能速增”[1]。但是,就在他们谈到怎样废除汉文的具体行动时,却流露出十分强烈的民族情绪。他们认为:废汉行动的“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绝不能被外国人夺去。因为当时世界文化竞争的局面十分激烈,中国人要早点动手,尽早废除,如果动手晚了,汉字在世界文化的竞争中已经被人挤垮,淘汰出局,到那时,文化上生杀予夺的大权已经被外人夺去,中国人就无法控制局面了。一位署名“木”的先生在《新世纪》上撰文这样写道:汉文既“无生存之能力,与其为他邦文字所压倒,不如由吾人自择一种良善之公语以代之”。他特别强调,“新语”的传播,“仍宜由吾人发展,不可专任外人”。如果“任之外人,则人为主动;发之由我,则我为主动——而人为相助,主奴之界,不可不争也”[2]。作者在这里强调“主奴之界”的区别,很值得注意。它告诉我们,即使是主张“世界主义”的先生们,也不能完全抛弃他们“民族主义”的老根。

这个例子说明,“激进”中有“保守”成分;“保守”中有“激进”因素,“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两者之间也常常是交叉互见的。看来,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做到比较符合实际,也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当然,这里不是作理论判断,只不过是作事例分析而已,然而,却已经使我们看到,如果不多下几番“循名责实”的功夫,那么,要想在所研究的问题上有所进展,大概是很困难的。

(后按:目前欧洲各国*生活中的变动给我们带来十分有趣的消息,一些在历史上素有“保守”之称的*派别渐渐变得“激进”,而那些曾被普遍认为“激进”的*派别则又变得渐渐“保守”起来。这种新现象、新消息难道不使我们更加感到对“保守”、“激进”这一类概念非下“循名责实“的工夫不可吗?)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