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乙未官僚士大夫评马关议
最新热门    
 
论乙未割台的历史背景

时间:2007-3-10 10:47:55  来源:不详
日本政府之所以到是年10月才提出割台方案,是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使日本有了割取台湾的可能性,完全不能以此否定“战争发动之初日本即已经有割取台湾之野心”。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向陆奥宗光报告:“欧洲的舆论,只要不影响欧洲的利害或中国的存亡,不论提出任何条件均无异议。”[(3)b]驻俄公使西德二郎进一步向陆奥建议:“既然我得此机会不能不索取土地,依本官之见,莫如以军费赔偿之一部指望于台湾,因此岛今后可给我以重大利益,且久被清国搁置,让之,对其国运之兴衰并无重大影响。即使对于俄国,亦无任何关系。虽可推知英国有所举动,然若俄国不加反对,恐英国亦必不强争之。”[(4)b]西德二郎在建议中的分析切合实际,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因此被陆奥所采纳,在《媾和预定条约》草稿乙案的第二项列入了“中国将台湾全岛割让予日本”[(1)c]。

到11月底前后,陆奥宗光考虑了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的意见,在草稿的基础上,按通常的条约形式,正式写出了《媾和预定条约》第一稿。此稿凡十条,其第三条曰:“清国将台湾全岛及……岛之主权,并该地方所有堡垒及官属物件永远割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清国军队即从该地方撤退。自本约批准交换日起,日本国得任便占领上述地方。”以“赔偿军费”的名义割让台湾,可以避免采用武力攻取的方式,这种如意打算明显地是来自西德二郎的建议。又到12月,日本政府已经探知,俄、英等国对日本割台不会提出反对意见,于是在《媾和预定条约》第二稿中对“将台湾全岛及……岛之主权”等字样仍保持不动。其中的删节号显然是暗指澎湖列岛,因日本当局一时尚摸不准法国的态度,故暂时空了起来[(2)c]。可见,割取台湾也好,割取澎湖列岛也好,日本在何时提出方案,主要是根据西方列强的态度而定,并不能以割台方案形成的时间早晚来证明日本不是“战争发动之初即已经有割取台湾之野心”,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陆奥宗光准备《媾和预定条约》第二稿的同时,伊藤博文提出了日本陆海军作战的新方略。他主张,在进攻威海卫的同时夺取台湾。并且指出:“虽时有谓占领台湾必更再次招致列国物议之虞者,此不过一己之臆断耳。列国中虽有垂涎台湾而欲乘机染指者,见我军之占领而抱不快之念,然我既不妨害其通商,又不假以保护其商民之口实,此与我军席卷直隶,使彼陷于无政府境地,招来列国之联合干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