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1946年毛泽东预言香港问
与香港的“爱书人”在一
忆三十年来内地与香港体
廖承志在香港筹建八路军
二战解密:中国独脚将军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 
香港回归谈判:中方做出
“文革”波及香港 金庸
香港回归谈判内幕:中方
抗战时期中英谈判香港问
最新热门    
 
香港的史学研究

时间:2007-3-10 10:49:48  来源:不详
*制度。郭氏强调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并从欧洲历史观照、关心中国的现代化,代表作有《德国现代化新论——权力与自由》、《西方的巨变》、《后冷战国际秩序之形成》;张氏研究宗教在唐帝国和诺曼王朝所扮演的*角色等,亦致力于中西历史比较和汇通的工作,并译有欧洲近代史大家霍尔本(Hajo Holborn)的《欧洲的没落》及中世纪史权威贺力斯特(C.Warren Hollister)的《西洋中古史》。中大历史系美籍学者卫思丹(Stanley H.Vittoz)专研美国*传中的自由主义与民主,Cathy J.Potter专长17世纪前俄国社会文化史。香港西洋史学者在专业训练和语言上较佳,研究质量不差,惟研究人员太少,加强与内地世界史学界的交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日本史及中日关系史:1949年以后,甘友兰、左舜生、卫挺生、陶振誉、陈荆和等先后到香港,为早期日本史及中日关系史研究的主要学者,侧重于中日关系。70年代后,在南下学者训练下,一批本港学人成长起来,且多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具代表性的学者有谭汝谦、林启彦、周佳荣、陈万雄、陈湛颐等,注重探讨中日相互的作用、近代日本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重点放在文化与思想方面。谭汝谦与日本学者合编的《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日本译中国书综合目录》,是中日关系史研究的两部重要工具书。中大历史系美籍学者麦丽淑(Miles F.C.Bobbitt)专长战前日本研究。
    东南亚史及海外华人史:50至70年代,有港大罗香林教授著《西婆罗州罗芬伯等所建共和国考》,以及其学生赵令杨、陈璋、陈学霖、罗文编辑之《明实录中之东南亚史料》上下册。1962年,新亚书院增设东南亚研究室,由陈荆和主持,从事东南亚历史、社会及文化的研究,1967年中文大学成立中国文化研究所,下设“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组”,1971年在社会人文学科研究所成立东亚研究中心,均由陈荆和主持,出版一批研究成果及整理的史料。中大地理系陈正祥著有《真腊风土记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及《联合书院学报》,亦刊有不少关于东南亚史及华侨史的论文。除港大、中大以外,香港还有一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如黄福銮、梁子衡、徐松石、冯汝陵、蔡忠同、何若庸、宋哲美、刘芝田、黄枝连等。宋哲美主持的东南亚研究所,于1965年创刊《东南亚学报》,1976年创办《东南亚年鉴》,并出版了一系列的丛书。80年代以来,港大研究东南亚史的国际知名学者有C.M.Turnbull、N.G.Owen、颜清皇、王赓武等。中文大学在80年代举办了几个有关亚洲区华人社会问题的国际研讨会并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