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一号界碑”见证百
张学良家族在召唤 中国
史海回眸:近代中国错失
近代中国粮食危机:长沙
中国近代史上的粮食危机
近代史上的“激进”与“
近代三次留学潮:邓小平
东京汴梁不夜城:享乐放
史海回眸:知识青年从农
杨尚昆与三年困难时期精
最新热门    
 
近代城市消费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其特点

时间:2007-3-10 10:50:58  来源:不详
通过沿海沿江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武汉、厦门、重庆等城市进行的。而且在进口贸易中,西洋器物和日用百货占相当大的比例。如上海,1850年进口洋货为390.8万元,其中鸦片占54%,棉织品为34%,棉纱6%,其他杂货占6%。1860年进口洋货总值3667.9万元,其中鸦片48%,棉织品44%,棉纱4%,杂货4%。到1870年进口总值增至4466万元,其中鸦片34%,棉织品50%,棉纱6%,杂货10%[2]。呈倍增趋势。同期的天津,1865年进口洋货总额达到7724571海关两,据1863年各类洋货的价值比例,鸦片占36%,其次为棉纺织品,占16%,其他依次为药材、糖、火柴、玻璃,五金等洋货。仅进口火柴就有131263罗,玻璃5412箱。1870年进口洋货增至11935176海关两。据1873年进口洋货的价值比例为:棉纺织品65%,鸦片3%,其他洋货中火柴为79665罗,玻璃10648箱,针886586千个[3]。洋货虽然在短期内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拒,但因其物美、价廉、实用,很快取代传统土货在各类城市站稳脚跟。如厦门开埠后“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4]90年代,“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5]20世纪初,甚至在云南昭通那样的偏远之区,商店里也大量出售着各种西方商品,从各种哈喇呢、哗叽、羽纱、法兰绒到钟表、玻璃等,一应俱全,甚至钮扣也是伯明翰的产品,而其售价“却并非贵得惊人”[6]。因此,就消费资料和消费结构而言,到20世纪初年,西方商品几乎渗入中国城市生活的各个方,从日常必需的米、、衣料等基本生存所需的商品到罐头、饮料等享受方的商品,都呈现出不断丰富和更新的内容。 

2.新观念的输入使中国相袭几千年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质变。 

近代以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