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中国史上的宫女起义:皇
黄长义人口压力与清中叶
郭松义论清代的人口流动
郭松义清代粮食市场和商
民族主义双刃剑下的血腥
孙正义一个沉迷于因特网
最新热门    
 
郭松义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

时间:2007-3-10 10:52:12  来源:不详
湖北出版社1987年版)和张树栋、李秀领《中国婚姻家庭嬗变》(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王玉波的《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是就家长制家庭这一社会历史现象入手,论述了家长制家庭早期形态的社会功能、家长制家庭的类型形式,以及封建礼制在中国文明步途中演进的轨迹。在婚姻史中,还有像彭卫的《汉代婚姻形态》(三秦出版社1988年版)和张邦炜《婚姻与社会(宋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等断代性著作。

    人口史研究也是近几十年来人们所热情关注的,但多数著述谈的是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关于人口迁移等内容,触及人口行为和人口环境的还不是很多。姜涛的《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有“人口结构”一篇,此外行龙的《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叙述了人口城市化、人口性别、年龄、职业、素质和婚姻家庭构成。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则讨论了台湾移民社会特点、发展模式以及人口结构。王跃生《中国人口的盛衰与对策——中国封建社会人口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是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谈我国的人口发展变化,其中牵涉到政策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影响关系。

    社会结构是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冯尔康主编的《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在总结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家庭、宗族、职业、民族、社区等内容,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作了有益的分析。在有关社会结构研究中,社会各阶层或某些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地位和动向,也是人们探求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关成果如刘泽华主编的《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现已出版了先秦和秦汉魏晋南北朝两卷)、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经君健《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赵世瑜《吏与中国传统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郭润涛《官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等。张仲礼的《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原是他旅居美国时的英文著作,1991年由李荣昌译成汉文,在国内出版。该书最大特点,就是用计量的方法,对绅士的构*数、经济状况等,各用图表加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