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光绪皇帝学习英语二三事
光绪皇帝学习英语二三事
光绪老师翁同龢“下岗”
钱学森的老师董鲁安先生
忆李慕良老师二三事
罢免翁同龢:是光绪帝亲
毛泽东的国文老师袁大胡
项苏云:郭青老师秘密护
颐和园恢复首条皇家电话
光绪帝葬礼实拍(组图)
最新热门    
 
光绪老师翁同龢下岗 竟是好学生大义灭亲(图)

时间:2009-9-17 13:28:15  来源:凤凰网
得越来越痴迷于西学了,甚至和李鸿章、张荫桓这些洋务官员越走越近。最后竟然因为看了康有为的上书而要全面变更祖宗制度起来,这令翁师傅痛心疾首。

    翁师傅急,急皇帝误入歪门邪道。

    光绪更急,只要能把中国文化传下去,把中国人给保住不灭绝,自己这个皇帝无所谓。是君主专制,还是君主立宪,看什么对国家有好处,咱就怎么变!

    翁同龢无语了,他困惑地想:皇上疯了吗?他坚信皇上不会疯,于是,他更加痛恨那个上书的康有为。

    这种恨,和他让光绪越来越难以接受的爱,最终葬送了他的政治生命。


    本来,因为翁师傅推荐康有为,光绪一度还挺高兴,高兴他和翁师傅终于又有了共同语言。但没想到,当光绪在四月初七兴冲冲地和翁师傅说起康有为时,翁却忽然异常冷淡地说:“臣与康不往来。”这令光绪很惊讶,忙问缘故。翁说:“此人居心叵测。”这一下光绪更奇怪了:“这个人不是你引荐的吗?既然居心叵测,何以以前不说?”翁说:“臣近见其《孔子改制考》知之。”

    光绪对此说法很不以为然,要知道,翁师傅当初力荐康有为时,可是说过其才胜臣百倍的话。第二天他又和翁师傅说起康有为,翁同龢便把昨天的话又重复了一遍。光绪便强令翁去找康有为,翁同龢索性打起官腔:“可以让总理衙门办嘛。”但光绪坚持让他去办,要翁亲自传知和康关系密切的张荫桓,去索要康的著作来看。翁师傅也硬气,继续抵制,甚至反问小皇帝:“张某日日进见,何不面谕?”

    这一下,光绪彻底愤怒了。而翁师傅似乎觉得还不过瘾,在被罢免的前几天,他和皇上又屡起争执。先是二十四日光绪要在宫内接见外国使节,翁同龢以为不可。同时发生张荫桓遭参劾事件,光绪怀疑是翁同龢“与彼有隙”所致,故令翁“推重力保之”,翁“据理力争,不敢阿附”。二十五日,学士徐致靖奏保康有为、张元济、黄遵宪、谭嗣同、梁启超为“通达时务人材”,光绪思贤若渴,当天就想召见,但翁同龢却主张“宜稍缓”。二十六日早朝,光绪想赏给张荫桓“宝星”(勋章),翁又表现不爽。而光绪不仅决定赏给张荫桓一等第三宝星,还刺激老师傅说:“李鸿章也可赏。”

    或许,那一刻翁师傅就已经预感到不妙了,但他还不清楚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其实光绪对翁师傅已经忍无可忍了。所谓芝兰当道,不得不锄。现在光绪一门心思地快速变法,也顾不得许多了。谁对变法有微词,就要拿掉。哪怕这个人是和自己有师生之谊甚至情同父子的翁师傅。这样想着,光绪亲自提笔书写了罢免翁师傅的上谕。

    一般而言,皇上并不需要亲笔写上谕,就目前可见的文物档案而言,光绪在百日维新前后亲笔书写的上谕只有五份,其中之一就是这份罢免翁同龢的上谕。这也是这份上谕的结尾是“特谕”而不是“钦此”的奥妙所在—对老于官场的翁同龢而言,当他听到这“特谕”两字的时候,就该知道,这次人事变动是光绪的心意,而不是颐和园方面的阴谋。

    现在,让我们再看看这份光绪御笔亲写的上谕。

    上谕说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显然是有本而发的,是光绪的真心话。而“屡经有人参奏”一句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当时确实有很多人出于各种动机参劾翁同龢。但接着说老师傅“渐露揽权狂悖情状”,那可就不免冤枉死翁同龢了。可是,这就是政治。要不这么说,单靠前面那一串,是不能得出“断难胜枢机之任”的结论的;而得不出这个结论,就不能随便罢免重臣。和历史上那些任意罗织罪名、置人死地,随便让臣子为自己牺牲的君主比起来,光绪的心已经比较软了。但作为光绪的第一次硬心肠行动,他选在老师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