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唐中宗时国子监制度成熟
揭秘古代最变态驸马:明
明朝最重口味皇帝:一生
明末女将秦良玉:忠心明
哪位明朝皇帝在皇宫开妓
明朝皇帝把宫女赐给太监
明朝为征服1土司耗时9年
明朝太监宣旨评朝鲜妃子
“四菜一汤”标准来自明
最新热门    
 
明朝废相:皇帝“兼任”宰相之后

时间:2014-02-21 00:15:23  来源:不详

  明朝皇权制度,是明史中研究得比较多的问题,成果也比较显著。方志远先生的《明代国家权力机构及其运行机制》一书,将明朝国家机构各项制度与组织的关系,以及来龙去脉条分缕析,使读者得窥明朝国家制度的精心建构。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书对明朝皇权的把握相当完整。继王天有等人的研究之后,该书在明朝中枢权力结构的研究上,不仅更为细致深入,也有更好的视角与问题。WwW.lSqN.Cn比如作者指出,在明朝的权力中枢,宦官是“皇帝的代表”。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明朝废相之后专制集权的走向,可以发现许多饶有兴味的问题。

  明朝废相,是在公元1380年,即明朝洪武十三年。在中国历史上,类似于后世宰相的权力很早就出现了,诸如“尹”、“冢宰”、“大宰”等名,皆为国家行政官之首。春秋战国[注: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时期,此类职位又以“相”、“丞相”、“相国”之名出现,或称“执政”。秦统一后,历朝皆设宰相一职。汉武帝虚置相职,而将相权基本纳入内廷。从此,历代总是通过对相权的分解,以增强皇权对中央行政的控制力。但是,作为中央行政的中枢,相权始终是存在的。而明朝废相之后,这一历时数千年的宰相制度便不复存在了。

  然而,废相之后,洪武皇帝并没有真正废掉相权;而是一身而兼二任,既当皇帝,又当宰相。那时候,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两百多份文件、四百多项事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不得不命令臣下把所有的奏章都写得短而又短,并规定了统一的格式。他还设立了殿阁大学士制度,让一些读书人跟随左右,随时咨询顾问,以解决阅读上的困难。但他严禁大学士议论朝政,以防他们干政。对于历史上的宦官和外戚干政,他深恶痛绝,再忙也不让这些人插手。

  凭着自己的威势和治政经验,朱元璋大致可以将“日理万机”做得不差。然而,这种一身而兼二任的办法,却让继位的皇太孙建文皇帝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的皇帝难免贪睡,上早朝晚了,就会有大臣进谏,说朝政被耽搁了,要求他能像太祖皇帝那样,天不亮就起床,太阳未出就朝见群臣。碍于祖训,建文并不敢恢复宰相制度,却将六部的权力进一步加强。以至于后来篡位的叔叔、明成祖朱棣[注: 明成祖-明成祖朱棣(1360-1424)是明朝第三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并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指责他:“欲将部官增崇极品,掌天下军马钱粮,总揽庶务。虽不立一丞相,反有六丞相也。”

  但是,建文再怎么加强六部的权力,都不可能弥补作为中央行政中枢的相权的缺失。实际上,建文即位后,即召方孝孺“参预机务如内相”。1402年,当朱棣的军队攻占京城时,发现建文已在内廷设立了内阁机构,并备有特制的文渊阁印。这与他的祖父只以殿阁大学士随从顾问的情况大不相同。方孝孺主张君、相分权,恢复古典的冢宰制度。而比方孝孺更长一辈的明朝开国文臣刘基,也非常强调丞相制度的重要性。他曾把后世分解相权的做法,比喻为把不成材的“小木”束在一起充作栋梁之材,是撑不起中央集权这座政治大厦的。

  如果不是朱棣篡权成功,方孝孺、刘基关于相权的主张,是否会影响明朝政治体制的走向不得而知。明成祖篡位后,尽管对建文时期“变乱法制”的做法一概“革除”,却悄悄地保留了建文时期设置的这一“内阁”,并立即召文臣入阁参预机要,开始改变原来由皇帝兼任宰相的做法。由此,相权开始融入皇权,成为明朝的皇权一部分。这与刘基和方孝孺的想法,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洪武皇帝禁止宦官议政,为此还立下不许宦官读书识字的规矩,将严禁宦官干政的命令铸成铁碑立在宫中。在他看来,宦官的事情就是宫中杂役,或者奉使传令。但是,既要用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又要防止皇权沦于权臣之手,其最方便之法门,就是让宦官与阁臣对掌机要。明成祖在位时,宦官开始大量地受到重用。《明史》上所谓“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诸大权,皆自永乐间始”的讲法,大致是不错的。无独有偶,朱棣借口“训女官”,下令让已有子嗣的学官,自愿净身,入宫教书,破了洪武皇帝不许宦官读书识字的规矩。朱棣的“好圣孙”宣宗即位后,则干脆在宫中设立“内书堂”,“专授小内使书”。这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显然,要重用宦官,则不得不使他们具有相当的文化知识。

  明朝宦官接触朝廷机要,是从文件收发上开始的。朱元璋于废相前两年,即洪武十一年,曾下令“奏事毋关白(禀告)中书省”。从那时起,京官奏事,一律改由“皇极门(后称会极门)实封奏闻”,而不再通过中书省。此外,明朝地方官的奏疏,原本汇集中书省,但自洪武十年朱元璋设通政司后,若非事涉机要,即由通政司直接送往六科。六科是皇帝监督六部行政的机构。朱棣在位时,命令通政司:“凡书奏关民休戚,虽小事必闻,朕听受不厌倦也。”越来越多的奏疏要直达御前,宣宗时就设立了文书房,隶属于司礼监(洪武十七年设置),统一汇集内外官奏疏。文书房的另一项任务,就是登记、整理和抄录往来文件,而由司礼监呈递御前。司礼监掌握着最充分、重要的信息,又服侍在皇帝身旁,帮皇帝跑腿办事,传递信息,俨然是“皇帝的代表”,最适合用来制约、压制内阁,其权力和地位于是迅速上升。 会员全文阅读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