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方城张华(图) |
|
|
|
天要被喜怒不形于色的阮籍点名召见。他真有些忐忑,这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的当世名士,据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见了一位牧羊少年会怎样呢?
阮籍向来发言玄远,不臧否人物的,但见了张华,他赞赏不绝,脱口而出的一句“王佐之才也”,在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分量却重,足以对一位牧羊少年起到提携之力。
二、王佐之才
主流社会相信阮籍的眼力。
出仕,张华先得到郡守鲜于嗣的举荐,后经卢钦向司马昭举荐,担任长史和中书郎,“朝议表奏,多见施用”,他的才干渐次发挥。晋朝建立,他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
强记默识,学问渊博,对四海之内的风物故事了若指掌,所以武帝司马炎询问汉朝的宫室制度等等问题,张华都能应对如流。听张华讲说是种享受,听的人会忘记疲倦;看张华画地成图也是享受,他的画图是那么形象直观,左右属目。司马炎惊异张华的本事,张华也因他的欣赏数获加封,“数岁,拜中书令,后加散骑常侍”。
司马炎离不开张华,身边不能没有张华。张华母亲去世,“哀毁过礼”,司马炎逼令张华“ 摄事”。
正谋划伐吴大事。主将羊祜病重,司马炎特派张华前去问伐吴之计。
咸宁五年即公元279年,接到征南将军杜预的伐吴表时,司马炎正与张华下棋。“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张华见机进言,随即被任命为度支尚书,“量计运漕,决定庙算”。然而胜利却是来之不易的。怯战的贾充等权臣期间甚至请求司马炎杀张华以谢天下。
关键时刻司马炎站在张华一边,用“此是吾意”挡住泼向张华的污泥浊水。张华也始终坚持进兵,以为必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战争结束,司马炎表彰张华“典掌军事,部分诸方,算定权略,运筹决胜,有谋谟之勋”,他的功劳也荫及儿子。张华名重一世,众所推服,朝廷修史和仪礼宪章以及起草诏书等事,都委托张华全权负责。
张华“声望益盛,有台辅之望”,却使荀勖憎疾。荀勖非等闲之辈,“博学,达于从政”,又是大族,同样深得司马炎倚重,他草拟的“与吴国书”司马炎说能胜十万之众……两人间的矛盾已非一时半日。这回司马炎未让天平倾向张华一边。问“谁可托寄后事”,张华意见相左,荀勖抓住了辫子……
太康三年即公元282年正月,张华出京,外任幽州……
幽州任上,张华抚纳新旧,戎夏怀之,“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政绩突出,司马炎深为满意,打算调张华回京入相。
然而又一个心怀芥蒂的得宠于司马炎的权臣出来交恶了……
三、德望
此人叫冯紞,跟贾充和荀勖是朋友,都“疾张华如雠”。
冯紞博涉经史,识悟机辩,他向司马炎暗示,张华“著大功于天下,海内莫不闻知,据方镇总戎马之任”,不能不防。司马炎被说动了。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