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方城张华(图) |
|
|
|
孔子屐等因此尽焚。张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奇怪的事情还不止于此。张华封地的一棵桑树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一棵柏树。这些在当时看来都是不祥之兆。连少子张韪也劝父亲隐退,张华澹定,“天道玄远,惟修德以应之耳。不如静以待之,以俟天命”。
司马伦和孙秀开始行动了。以诛除贾氏共匡朝廷之名,在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4月初三夜,他们开始采取实质性行动。篡夺行动开始前,他们还想争取司空张华,但69岁的老人决绝地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五、博物
每每读到永康元年即公元300年4月那个夏日,常常想历史倘若不曾出现过这样一幕该多好啊。69岁的张华昼卧,忽梦见屋坏,他有种从未有过的厌恶;当夜“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中心如丹的张华被害于皇宫前殿马道南。
“夷三族,朝野莫不悲痛之”———倘若不出现如此血腥的一幕,能如我之所愿,历史会安详吗?
一个牧羊少年,一步步走向高官显位,这中间有多少令人无法忘怀的一幕幕啊。
其中一幕是陆机访张华吗?志气高爽的陆机兄弟,“不推中国人士”,但刚到洛阳,就慕名来访张华了,他们钦佩张华的德范,见张华如学生拜见老师,而且一面如旧。张华“性好人物,诱进不倦,至于穷贱侯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咨嗟称咏,为之延誉”,见到素重其名的陆机兄弟,他也像见到旧相识,啧啧而叹“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这一幕在今天,依然是美好的。
然而,此时,一幕一幕,仿佛都与张华有关。“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终晨抚管弦,日夕不成音。忧来结不解,我思存所钦”……这是吟唱的“儿女情多,风云气少”的张华吗?
然而,此时,“博物洽闻,世无与比”的张华在我面前似乎更加栩栩如生。张华“雅爱书籍”,4匹马拉的车,他的书能装30车;“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据说“天下奇秘,世所稀有者,悉在华所”。
这曾经是怎样的一种富有啊。
生命“与苟且随时者不可同世而论”。
到生命后期,张华愈来愈专注,愈来愈被人批评华而不实,顾恋禄位。
保守和陈腐的忠诚都会致命吗?
太子司马遹幼而聪慧,但大了“不好学,惟与左右嬉戏,不能尊敬保傅”,他为什么哑口听之?
对贾南风一族,他也曾“作女史箴以为讽”,“妇德尚柔,含掌贞吉”,“肃慎尔仪,式瞻清懿”,他指出“人咸知饰其容,而莫知饰其性”,说“出其善言,千里应之……夫出言如微,则荣辱由兹”,“翼翼矜矜,福所以兴。靖功自思,荣显所期”。可是对一个性酷虐的女人,说这些忠言跟对牛弹琴又有多大区别?
博物的他为什么不接受儿子意见,选择归隐?他的文学才识都一流,像卢植一样全身而退,退进书斋做学问,留下更多著作让“博物之士,览而鉴焉”,他完全有能力。况且这样有什么不好呢?
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杀身灭族之祸?
———可苟活于当时,又已是过河卒子,如此就真能善终吗?
上一页 [1] [2] [3] [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