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显秀墓斜坡墓道。(滕磊摄)

墓室壁画中的徐显秀及其侍从,左一坐于榻上的男子即徐显秀。(滕磊摄)
太原地处晋中,这里夏天基本没有酷暑,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也仅为20多摄氏度。由于温度适中,气候宜人,自古便是避暑胜地和军事要塞。
北魏末年军阀混战,高欢在群雄角逐中逐渐脱颖而出,控制了北魏的政权。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不甘心受高欢的胁迫,带领一部分大臣西奔关中长安,依靠宇文氏集团建立了西魏。同年10月,高欢拥立元善见做了皇帝,本来他打算把首都从洛阳迁到晋阳(魏晋南北朝时期太原称为“晋阳”),后来考虑到晋阳与洛阳难以照应,于是迁都到邺城,同时把晋阳作为陪都。高欢经常在晋阳和邺城间往返,他自己也死在晋阳。当时许多高官贵族都长期定居晋阳,并长眠于此。北齐太尉、武安王徐颖就葬在晋阳城的东山。
徐颖,字显秀,恒州忠义郡(今河北北部)人。他出生于北地,虽不是名门望族,但自幼侠义,长大以后投奔军阀尔朱荣,后追随高欢左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