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年底,当曹操墓突然出现时,人们在质疑的同时,对千百年来的“曹操疑冢”念叨得更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是传统影响下的一种自觉与不自觉地对曹操疑冢说的守护乃至保卫,是新时代的“关公战秦琼”。图为考古人员在对安阳西高穴曹操墓进行考古发掘。本报资料照片

安阳西高穴曹操墓前室 本报资料照片
曹操墓一如“说曹操,曹操到”一样,在2009年12月27日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wwW.lsqn.Cn千百年来,中国人一再念叨“曹操疑冢”。“疑冢”念叨得越响,寻找真墓的劲头越足。无论曹操埋在哪儿,他总归是要被吵醒的。
历史中的曹操,已经不重要了;“被曹操”的“戏说”,蔚为而为一种特有的中国现象。真实的曹操墓,已经不重要了;“被曹操墓”的“疑冢”,蔚为而为一种特有的中国信念。“被曹操墓”的“疑冢”是“被曹操”的“戏说”种下的,二者珠联璧合,相辅相成。“戏说”与“疑冢”,愈“说”愈“疑”愈让“曹操”不朽——百度一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注: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1227),成吉思汗(Chinggis Khan),庙号元太祖,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毛泽东《沁园春·雪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