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商代 >> 正文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一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三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四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五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六
商朝,为什么又称“殷”
中华民族罕见的军事奇才
匈奴民族介绍
汉武百年后匈奴民族的变
怕日本人杀害我 溥仪为
最新热门    
 
殷商民族及殷王世系(二)殷墟及其年代

时间:2010-11-16 23:57:49  来源:不详

二、殷墟及其年代

殷墟是在考古发现的商城遗址中属于晚期的都邑。据《竹书纪年》的记载,自从盘庚在此建都起,一直到纣覆灭为止,共历二百七十三年之久再没有徙郡。殷人在此花费了将近三百来年的经营,其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积累,必然也是深厚丰富的。因此对殷墟大量考古发现发掘及其出土文物的研究,便成为探索殷商历史的重要基础。

殷墟的“墟”本作虚,为从虍从丘。丘,甲骨文作“?”,如前所述,是穴居现象,是复穴之上两侧可以出入之形。丘虚为古代传说帝王之都,所以有太皞之虚,颛顼之虚,少昊之虚,轩辕之丘。所谓殷墟,就是殷人之都,即现在洹水旁之小屯村。殷虚之名,在秦汉之际以至六朝时代还是人们所共同认识的。所以《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与章邯盟,“期洹水南殷虚上”。《水经注》:“洹水出山(太行),东迳殷虚北”。这个地方,大概可以说是东方的交通孔道。三国时代的曹魏,六朝时代的后赵、前燕都在这里建都的。根据记载,宋人在此地发现许多铜器,因为这里接近汤阴,所以宋人说河亶甲墓、上甲冢都在汤阴,《考古图》、《博古图》和《通考》都是这样的。

就甲骨文来说,它本身也证明小屯是殷虚。甲骨文中殷代帝王之名极多,这是内证,是非常有力的,绝对可靠的记载。而且,卜辞记载田猎,总是说“入于商”,足以证明小屯是他们经常居住的地方,从而也肯定了小屯殷虚的绝对年代。

殷虚之称商,是因殷人以前居住的地方叫商,所以迁来小屯以后,地名也带来了。例如殷人之后建立宋国,宋与商则为一音之转。所以鲁国娶了宋之女,也称娶于商(“孝惠娶于商”见《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古代部族迁徙,用旧地名称所居地,这在当时地旷人稀,新地原来无名的情况下,是极其普遍的事,并不只殷一地是如此。如晋有故绛和新绛也是一例。殷虚的情况,虽然和上述的情况类似,但是并不完全一样,因为殷虚在成为殷人都邑以前,已经有殷的名字了,所以后来殷商并称:“自彼殷商”(《诗·大明》)。周初的人,已经是有这样名称了。

殷人的都邑,是经过多次迁徒的。王静安先生在《说自契至于成汤八迁》一文中,论证自契至于成汤,都邑迁徙过八次。这可以备一说,但不一定就是准确的,应该根据考古发掘来进一步研究。成汤以后五迁,张守节在《殷本纪》的《正义》中说:“汤自南亳迁西亳,仲丁迁隞,河亶甲居相,祖乙居耿,盘庚渡河南居西亳,是五迁也。”这种都邑的迁徙,是因为农业不发达,需要改变地理条件来维持生产。所以,成汤以前的八迁也可能只在几个固定的地方往返耕种,而不是真正迁移了八个地方。从时间上来看,前八次迁徙所占的时间短,后五次迁徙所占的时间长,这说明农业生产有一些发展,用不着多迁徙来改变地理条件了。

殷人在殷虚住的时间是相当久的,《史记·殷本纪》说:“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南,复居成汤之故居……帝武乙立,殷复去亳,徙河北”。《竹书纪年》谓“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七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纣时稍大其邑,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七百”应作“二百”。至“纣时稍大其邑”以下,可能不是《竹书纪年》的原文而是皇甫谧作《帝王世纪》时根据《竹书纪年》综合叙述的。可见,殷人在其最后的京城住的时间是很久的。不再迁徙的原因可能因为农业生产大大发展了,国家力量强大,没有迁移都城的必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史记》说盘庚迁亳是错的,《盘庚篇》说迁殷是极重要的根据。《史记》的错误是来源于《书·序》。《书·序》云盘庚五迁,始治亳殷。始治一字是《古文尚书》“始宅”二字所讹。

另一方面,甲骨和甲骨文本身也证明殷人在殷虚是居住得很久的。十万片以上的甲骨堆积,要不是殷人长期居住在这里,是完全不可想象的。而且,从甲骨文和断代来讲,同样也说明殷人在殷虚居住得很久。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分甲骨文为五期,后来他作《殷历谱》也是如此的分法。他断代的标准有世系、称谓、贞人、书写等例,如甲骨文有称父庚、兄庚等的,就可以有根据认为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就时代来说是以盘庚时期为最早。武丁时代的甲骨文,笔划严整,字体大方,象征着当时国力和强盛。由以上种种原因,可以证明殷虚是盘庚以至殷纣灭亡时二百多年中殷代的国都。

关于殷代总年数,现在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左传·宣公三年》说殷商“载祀六百”。《汉书·律历志》引《世纪》:“自伐桀至武王伐纣,六百二十岁。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