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唐朝历史 >> 正文
出师怎能无名中国历代 
王之涣、王昌龄、高适 
怎能忘……沉痛而悲壮的
汉代女尸怎能 独善其身
最新热门    
 
高适怎能当乞丐(图)

时间:2009-11-2 20:27: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历史纵横版8月10日刊出《高适:乞丐封侯》一文,说高适在梁宋流浪,乞讨为生,年过半百,由于遇到李白、杜甫,改行学诗,没几年声名大振,一直通显封侯。高适在新旧《唐书》均有传,但对其早年都语焉不详。可是从高适仕前(50岁前)的诗文和同代人文献看,“乞丐封侯”这一说法却让人生疑。

    首先,高适躬耕有田园,贫不至为乞丐。高适诗云: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这都说明他是有一定田亩的。

    其次,高适一直读书,诗名早著。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中说:“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里空寥落。”时年30岁左右,那时他的诗已被酒楼中的歌女传唱了(约在开元中,730年左右,见《集异记》)他在《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中说:“一生徒羡鱼,四十犹聚萤。”这是用孟浩然和车胤囊萤读书两个典故,上句是希望有人援引做官,下句是说刻苦攻读。当时他46岁,倒不是自我吹嘘,后来地方官举荐他的理由便是:“高适好学,以诗知名,佳句朝出,夕遍人口。”(见《册府元龟》)

    高适现存的280多首诗中,有1/3作于仕前,其中若干首被历代选本录用,甚至在敦煌石窟中也发现其诗的残卷,可见流传之广。特别是传诵千古的《燕歌行》,是他38岁时所作。而他遇到李杜是46岁的事,怎么能说他年过半百才学诗呢?这位盛唐诗大家,却被称为“丐帮长老”,宁非厚污古人?

    再次,高适交游多名流。“少时方浩荡,遇物犹尘埃。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酬裴员外以诗代书),这不是高适夸口,他交游甚广,不少是著名诗人或名流。最著名的是他与李白、杜甫同游。他与王之涣、王昌龄也早成知交,这在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中有生动记述。此外他与李颀、贾至、陈兼等诗人都有唱和,与书法家颜真卿、古文学家独孤及以及李邕等人均有过从。当时高适没有一官半职,如果他只是一个乞丐头,这些在《唐书》中有传,在唐诗中有名的人,会折节下交吗?

    该文把高适当作乞丐,可能是误解了《旧唐书》高适传中的一句话:“以求丐取给。”《新唐书》的本传基本抄自《旧唐书》,但却把这句话删去了,可能是认为它不能代表高适的早期生活。

    其实,把叫花子称为乞丐,是元代以后的事。古代称乞人(《孟子》、《吕氏春秋》等),唐宋时叫乞人或乞儿,如宋代宰相晏殊搬家书很多,夫人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