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起居注"看监督

宋神宗
从两汉开始,封建朝廷设置了“起居注”这个官职。这个官职的任务是记录皇帝的言行,无论大事小情、善行劣迹都统统记录,以备后人修史时用。例行的规定,皇帝对所记的内容是不得过问的,所以历代的皇帝们都对“起居注”放心不下,生怕把自己那些不够光彩的事情记录下来。担任这个官职的人一般都享有正直果敢的社会声誉,敢于碰硬;同时,也都冒着风险,倘若遇到开明的皇帝,那还好说;若遇到昏庸君主,其下场便不甚美妙。今举唐宋两代的两人两事,以便窥见这两代君主的心胸和品格。
据《大唐新语》卷三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褚遂良担任起居郎(唐代负责写“起居注”的称起居郎、起居舍人)。一次,太宗问遂良:“卿知起居注,记何事?大抵人君得观之否?”意思是说,你执掌“起居注”,都记录了我的什么事?我这个当君主的能看个大概吗?褚遂良给予严词拒绝,说:“今之起居,古之左右史,书人君言、事,且记善恶,以为检戒,庶乎人主不为非法。不闻帝王躬自观史。”说得很明白,搞“起居注”的目的就是约束君主的言行,使他不做非法的事,不说非法的话。至于皇上您要看这记录,对不起,没有这个先例。太宗又问:“朕有不善,卿必记之耶?”遂良回答说:“守道不如守官,臣职当载笔,君举必记。”我的职责就是记录君主的言行,无论君主做何举动,都一定要记的。这话说得够硬气。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