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元朝历史 >> 正文
扬州双烈(图)
满清入关后的两大暴行:
士大夫的逸乐王士祯在扬
关于扬州学派的几个问题
清代扬州学派简论
扬州八怪画家
1919年5月,扬州市民焚
扬州
最新热门    
 
扬州与济宁的运河缘(图)

时间:2009-10-22 11:02:36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启动了关乎国运的运河北线裁弯取直、改道东移大工程,经26年凿通济州河、会通河,三年后又与通惠河相接,标志着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当滔滔运河水从济宁城腹中穿过之际,济宁成了运河上具有独一无二地理特征的重镇——这就是济宁特别高亢的地势,也正因为这地势可防水患,遂得“安宁”,济宁才定治于此并且由此得名。但是,也正因为她作为运河全线制高点,她才成了从北京到杭州高耸难攀的“水脊”。济宁人若不能引运河水穿越这座运河上的“珠穆朗玛峰”,运河便立遭断流之险!如此,济宁不得不成为运河全线关注焦点,有人戏称济宁是“运河之脊”,确实,济宁坐在运河的脊梁骨上热线了600年!


    特殊贡献一个是运河之母,一个是运河之都

    对运河的贡献,首在开掘。第一锹是扬州人挖下的,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率领扬州人开的邗沟,成了运河胚胎,那是何等闪烁民族智慧的创举!扬州成了世界上最早、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与运河同龄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称扬州是“运河之祖”毫不为过。

    如果说苏伊士运河沟通的是地中海与红海,巴拿马运河沟通的是太平洋与大西洋,那么中国大运河沟通的是五江六省市。开掘固然困难,而持续维护运河沟通功能则更难。扬州运河段因近与黄淮交叉,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难治理的一段运河,但是在扬州人与自然的较量中,自春秋起创造了天下第一的邗沟水工技术;东汉改变了邗沟原先河线的曲线路径;唐代开辟了瓜洲伊娄河运道,实施了五塘济运;东晋成功地在邵伯筑坝蓄水;宋代建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西河船闸;明代分黄导淮,开启了以排水为主的治运办法,建成号称“江北第一闸”的仪征拦潮闸;清代进一步建闸筑堤清淤以治水患保漕运;民国增建瓜洲运河石坡,新建邵伯、高邮两闸。而当代赫然扼守江河口的亚洲最大的江都抽水机站,引长江,连运河,串湖泊,衔五百流量之江水,攀四十米之高程,越五百公里之坎坷,达淮北千万顷之渴沃,吞吐淮河里下河之潦涝入江,已经成为通过运河南水北调的巨大引擎!扬州人为确保这条大动脉建功累累!

    而济宁人对运河的呵护之切,据《山东运河备览》,另有一串生动的演绎数字:济宁运河段全长430里,自元代全国治理运河的最高衙门设于济宁、建成寿张闸之后,先后建有船闸多达36座,占山东运河主航道建闸总数的一半。当然,若论贡献运河的首功,还得数震惊全国的穿越“水脊”:为了打通南旺高势梗阻,济宁人立堰建闸,以六闸增设“水柜”,启闭通放行舟楫;为解决水源不足,有个被毛泽东赞为古代“农民水利家”的白英老人,艰苦八年提出并实践了“引汶济运”的天才构想,终于矗立起了南旺水利枢纽工程,一座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工程项目诞生了,放眼全国,能与之颉颃者,只有都江堰!四水涌涌济运河,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济宁人以伟大的创造力,挑起了确保运河制高点一路绿灯的重担,这一挑就是600年!为此,运河人将济宁誉为“运河之都”,就是实至名归的了。

    如今,两座城市运河段的河闸、驳岸、码头、水坝遗存,已经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存,闪耀的是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成就的璀璨光辉!

    特殊惠泽一个是经济回报,一个是人文反哺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对于关爱自己的济宁人扬州人,有情有义的运河是懂得感恩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济宁和扬州如愿以偿得到了运河来自物质和精神的两个嘉惠恩泽:

    一是经济回报。英国人说,水是利润丰厚的商品,对这一点,济宁人与扬州人深有同感,因为运河的航运、灌溉、给水、防洪功能给济宁与扬州带来了商机,带来了财富,尤其是漕运制度,这几乎是中国历朝统治者视为命脉的头等大事,要解决北方军供,稳定京师,要巩固政权,保障民生,就得依靠运河这条生命河把漕运搞好,这也自然将济宁和扬州推上了工商都会的历史地位。

    据《元史》载,其时,运河就叫“运粮河”,济宁码头年转皇粮30万担,占全国南粮北调三分之一,河上帆樯如林,舳舻蔽水;岸上货物堆积如山,其盛况,有马可·波罗的漫游济宁城的屐痕为证:“这是一个雄伟美丽的大城,商品和手工艺制品特别丰富”,“城的南端有一条很深的大河经过……河中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