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北海舰队老兵讲述中国核
探访日军太原集中营旧址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第100
印度媒体称中国强化三亚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中国的靖国神社情节,别
兵不血刃:其实中国不出
全解中国战略威慑利器:
中国的突破口在南海:推
先台湾后南海,中国收复
最新热门    
 
中国远没有强大,陆克文不给面子很正常

时间:2009-9-3 22:24:49  来源:西陆军事

最近的热门话题是急速恶化的中澳关系,编辑向我约稿,网友向我提问,弄得我这个季节性的"旅澳华人"不写两行就说不过去了。我之所以不谈这类话题,是觉得太简单,不用费什么大脑,更不用转弯抹角就可以说楚的事,就不想浪费时间。
 
相比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当今国家之间的关系确实要简单得多,而且,国际关系又多是国内各种矛盾和关系之延续。一个国家自身的利益和它所拥抱的价值观,就是指导这个国家外交关系的两个大原则。
 
有一个例子可以说问题。中美经济无分开了,基本上是互惠互利,但中国人以前就是搞不懂,为什么每一个美国总统候选人竞选总统的时候,都争相使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中国?这不完全是做戏,而是人家的核心价值观在作怪,他不攻击你就不是美国了,就是古巴和北朝鲜了。同样的道理,这么多年了,中国大陆官民们几乎按照固定的频率,过一段时间就要对美国佬口诛笔伐一番,可是,你再去查一下中美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一点也不见减少。这就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利益和价值观"和平相处"的最好写照。
 
由于世界上的民主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之间,基本上都拥有了相同或者类似的价值观,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简单很多,就是一个"争钱夺利"的关系。可是,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就不同了。如果以为拿钱去买他们的东西,再把中国制造的东西卖给他们就万事大吉了,就可以"和平相处"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下面说一下澳大利亚的陆克文。
 
如果要找出一位最懂得中国的西方国家首脑的话,那一定非陆克文莫属。迄今为止,我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西方国家首脑能够像陆克文一样说如此流利的中文。而且,对陆克文上台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观察显示,他是对中国非常亲善的,他的亲善甚至扩散到对澳洲华人社区的关心。
 
陆克文刚刚当上总理时,由于经常说中文,又对中国多有褒扬,加上好像有一次在外交场合还同中国来宾说中文,结果遭到了反对党的猛烈攻击,也受到澳洲媒体的诟病,指责他亲华亲共,说他媚态十足,话说得很难听。那段时间我在澳洲,就我的观察,陆克文对中国友好属于"真情流露",大概由于学中文的缘故,他确实对中国比较亲近。但受到反对党攻击后,他有所收敛。
 
可是,时至今日,陆克文态度为何180度大转弯?不停激怒中国政府和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弄得中澳关系也像坐过山车一样,从高处直落低谷。难怪有些观察家惊叹看不懂陆克文了,不知道他"意欲何为",更多的人则认为是陆克文看不懂中国所致。
 
其实,不是陆克文看不懂中国,而是那些人看不懂澳洲的外交。陆克文的对华外交根本不是建立在他对中国有多少了解之上,也不受他个人与中国的感情所影响,而是他对澳洲有多少了解,以及澳洲人想让他如何处理中澳关系。陆克文是一名选举产生的政治人物,说不好听一点就是政客。选举他的是澳大利亚人,不是中国人,所以,无论他的内政还是外交肯定是要对他的选民负责的。他努力去读懂的是澳洲,而不是中国。
 
力拓案发生后,被澳洲媒体渲染成政治事件,澳州民意有很大的反弹。这件案子由于牵扯到巨大利益,被一些人暗中操控,成功的激起了从去年开始就在澳洲人中酝酿的反感中国的情绪。去年奥运会火炬传递时,澳州的民意中开始有一股暗潮在涌动--就是我们说的"反华",澳州人认为的"反共"。这种暗潮在力拓案后被澳洲媒体煽动起来,一度成为主流。
 
陆克文不可能不注意到澳洲民众和媒体对华态度的转变,作为一名民选的领导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顺应民心",以便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所以大家也注意到,当他在说到中澳关系的时候,他不是面对中国,而是好象在对澳洲人喊话一样。事实上,他强调在处理中国问题时,兼顾利益和价值观的观点,得到绝大多数澳洲人的认同。至于如何兼顾利益和价值观,就是实行政治归政治,生意归生意的政策。
 
大家看看,陆克文在澳洲人面前对中国强硬,凸显澳洲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并没有耽误同中国做生意。例如,就在大家眼看中澳关系陷入低谷的上周,中澳两国竟然签署了价值500亿澳的天然气协议,中国公司还向澳洲第三大铁矿石企业投资70亿澳元(350亿万人民币),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两国政府都非常理智,都不会头脑发热。我从网上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