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二战结束后 苏联究竟从
以周恩来总理命名的樱花
最新世界九大预言东京、
东京审判的意义传统国际
东京审判的正义性不容否
东京小学生问是否参拜靖
日本档案馆决定陆续公开
 战争孤儿 东京败诉 法
日本曾想自己搞东京审判
[转帖]东京大轰炸
最新热门    
 
从东京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见证国家的强盛

时间:2009-9-3 22:31:32  来源:西陆军事
社会主义理念如此深得人心。西方的普世价值缥无踪影。 
    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有入场的两个代表团特别引起关注。一是当时在联合国代表中国并具有常任理事国地位的台湾代表团。一是德国代表团。然而台湾入场时,牌子上却是用英语写的台湾,底下是用中文书写的"中华民国"。这四个汉字,除了在台湾的中国人以外,估计没有人能看的懂。全球能看的懂的只是台湾的英文写法。尽管有美国的支持,而且具有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然而,实力决定一切,台湾仍然无法以自己在联合国的名称出现在奥运会场上。特别令台湾代表团情何以堪的是,开幕式当天是十月十日,中华民国的国庆节!要知道,那个时代大陆还被排斥在奥运会和联合国之外!而且现场对每一个国家都评论的解说员突然保持了静音,而且镜头也迅速而且无厘头地转到场外的警察。算是让台湾领教到了国际政治的残酷和不近人情。德国代表团引人注目之处是东西德联合一队入场,也不打各自的国旗,而且比赛中获得金牌居然升的是奥运会的旗帜,奏的也是奥运会的曲子。想想两岸中国人的分离和对立,令人叹息。
    东京奥运会对于日本人来说最为感人和成为整个民族不可磨灭印记的一幕来自日本女排。在决赛中,她们遇到了强大的苏联。日本以15:11和15:8连胜两局后,只要拿下第三局就是奥运会冠军。而且第三局开局非常理想,以8:2领先,并直接打到14:9,只要再得一分,就是冠军。不料背水一战的苏联队逆势而上,直追到14:13,大有翻盘之势。在这关键一刻,日本队经过几个来回的争夺,终于拿下最后一分。上至裁判下至全场队员哭成一片,直到发奖仪式开始,仍然泣不成声。而日本女排的不屈和拼搏精神也成为随后日本经济进一步起飞的象征和精神动力。这个时候的日本人是幸福的。这一幕中国想必身感同受。1981年刚刚打开国门之后的中国女排在日本与东道国进行决赛之战。只要中国女排胜两局就是冠军。果然中国女排不出意料的连下两城。此时已经无法再争冠的日本队反而没有了包袱,而已是冠军的中国队却患得患失,连失两局。在进入决胜局时,打的更为艰苦,好在最后一刻,以17:15惊险的战胜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队。当时北大的学生点燃床单彻夜游行庆祝。"国运兴,球运兴"成为时代和民族流行语。1984年,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又遇到了东道主美国队。对于小组赛中惨败的对手,中国队完全正常地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直落三局赢得首个奥运会冠军,开创了中国的"三连冠"时代。这个时候的中国人是幸福的。当时印象深刻的是国际媒体把中国女排的胜利与二十年前日本女排的胜利相提并论,并以此预示着中国的迅速崛起和腾飞。而历史最终也印证了他们的预言。 
    东京奥运会,共有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而且欧美主导了整个赛场。四十四年之后的北京奥运会,已经有一百九十多个代表了,地缘政治的变化和起伏也自然在体育场上得到体现,欧美主导一切的历史已成昨日黄花。令人欣慰的是,中国做为第三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终于赶上来了,而且跻身为最强国之列。如果说二战后四十年日本和德国是最大的赢家,而自八十年代起,到现在中国则是最大的赢家。曾经有许多历史学家要对比中日两国,思考何以中日两国几乎同时面对西方挑战时,日本在明治时期就可以崛起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则更为漫长和曲折。其实答案很简单。日本从规模和文化传统上,和中国不是一个等量级。俗语说船小好掉头,日本的反应快于中国是很正常的。然而,也由于其小,其崛起也有限。到了八十年代末就开始进入停滞期,直到现在仍然在徘徊。而中国,起飞三十年了,仍然不见放缓的迹象。人均GDP不过三千美(日本都已经是人均两万多美元了),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国、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是名列第二的日本的两倍)、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北京虽然是第三个承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但却创造了空前和绝后的纪录,日本能吗? 

注:北京奥运会是空前和绝后,并非我的观点,而是包括西方在内的许多媒体的看法。因为要想达到北京奥运会的水平,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有钱,一是有人。西方有钱,但没有人。其他国家有人但没有钱。

上一页  [1] [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