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少年吴敬琏梦想成为工程
金日成为周恩来设“全狗
90年代:“毕业意味着失
外媒评估亚太地区反潜战
救助董必武脱险 袁范宇
空军首位女师长:流涕女
日德认为中国军费开支将
航空发动机应成为中国军
北斗导航卫星2012年覆盖
俄军大改革基本完成 “
最新热门    
 
成为亚太的核心:中国必须对俄罗斯说不!

时间:2009-12-10  来源:西陆军事
国人硬磕,但又不愿意看着朝鲜半岛被美国全部收入囊中,更不愿意看到美军直接出现在苏联的东部边界,直接威胁甚至一把没收了俄罗斯人奋斗上百年才拥有的太平洋利益,把苏联彻底包围于欧洲一偶,彻底回归彼得大帝之前的战略局面。
   两难之中,苏联和斯大林这才想到了中国。这其中还有个背景,苏联和斯大林原来与金日成密谋开战的时候,根本没把中国放眼里,根本没有与中国领导人商量过此事。在苏联人的眼中,金日成比起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显得根红苗正,血统纯洁。中国领导人则显得总想另搞一套。甚至双方信奉的起家理论都有很大的不同,苏联是从城市走向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完全是两个路子。中国在苏联的伙伴名册上,实际根本没名,那是朝鲜战争之后加上去的。
   所以,中苏之间的关系本来是很牵强的,双方关系的基础就不牢固,后来分道扬镳也很正常。问题是,这个蜜月期里面,中国内部政治出现了新的变化。当时的中国,除了毛泽东懂得什么叫"太平洋利益"之外,其他人基本不知道。所以后来老毛一听苏联人要在中国搞联合舰队,就火大了,成了分手的导火索。苏联人其实是基于自己的太平洋战略利益,与中国合作的,它要确保这个利益,除了拉住中国之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于是,苏联开始大批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中苏关系进入了第一个蜜月期。后来的一些人,对于这种很纯粹的战略利益交换关系搞偏了,政治上无限升级,真的以为是苏联老大哥对中国的帮助。应该说,这也是当时中国大多数领导人战略思考水平决定的。
   至于第二个蜜月期,就简单多了。
   那是中国因为八九年的风波,实际在全球处于被围困的状态,军事装备很陈旧,而且改善无望,放眼四周,可以说中国周边那个国家的装备都比中国的要强一些。苏联这个时候刚好解体,政治上、经济上,产业上,都崩溃了,这种情况下,原苏联的军事工业就要谋求出路,卖军品,赚点钱,以便维持下去。
   于是,两个都走向市场的国家,一拍即合,你卖我买,大量军用品的交易,以数百亿美元的规模,进行着、发生着。需要提醒的是,此一时非彼一时,同样的军事装备的交易,过去是"政治第一",现在则已经变成了"利益第一"。这就使得军工产品的交易变得与其它商品、消费品的交易一样,交易环节中该有的腐败,那样都不会少,一样也不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大量的国际掮客活跃于中俄武器交易过程中,使得中俄武器买卖变得异常复杂,这就是市场化的后果,也是第二个蜜月期的基本特点。
   对于中国来说,如果仅仅是你卖我买,还好说,但这里面还隐藏着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前苏联由于分崩离析,除了白俄罗斯之外,其他的加盟共和国已经貌合心离,内部严重的问题和困境,使得前苏联地区的实力大减,国际威势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俄罗斯政权的领导人有两位,第一位领导人叶利钦,内部问题太严重,自顾不暇,所以在国际上没什么建树。第二位普京与叶利钦不同,这位经常喜欢亮相,显示一下肌肉的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很有兴趣,而且赶上油价高涨,赚进了一些石油资本,有了少许本钱,这就让普京经常要对西方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甚至也敢动武。对车臣,对格鲁吉亚,都是如此。
   不过,话虽如此,但要是让普京全面地继承前苏联的衣钵,担起对抗西方的重任,他显然还不够分量。怎么办?利用中国购买军火的机会,拉上中国一起干,就是必然的选择。俄罗斯人看的很清楚,中国是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是一个高速增长中的国家,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利用中国对抗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压力,对俄罗斯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所以,对中国提供二流军火和装备,俄罗斯人除了挣钱之外,利用中国反美、反西方,也是战略上的重点。
   所以说,第一个蜜月期与第二个蜜月期一样,都是利益关系。后面的蜜月期,是利用中国来对抗、削弱美国和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中国闹了半天,还是怎么也没摆脱掉被利用的战略关系。实际上,中苏之间,中俄之间,从来就不曾经有过什么传统友谊,我们有的只是某种战略利益关系。中国过去被苏联人利用,现在还是被俄罗斯人利用,当做了全球性的战略工具,用来对抗美国和西方国家,而且居然迄今尚不自知。
  
  问:您的意思是,中国长期以来其实仅仅是苏俄的全球战略工具!您这样表述问题,是否很难解释一些问题,苏联提供的这些军事装备难道没有帮助过中国吗?如果没有苏联的军事和技术援助,中国是否根本就不会拥有"两弹一星"?如何看待和解释这种现象和问题?
   答:我们的很多人,总是看表面,不看内里,对问题的研究不透彻,喜欢随大流,这样的人,不可能是战略高手。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在世界上是战略学的开山鼻祖,在历史上,中国有孙子那样级别的战略大师,但在我军的最高学府,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左的思潮影响,居然没有专门的战略科系,就用学毛选来代替了。这样下去,中国人谈战略就弱了一些,很自然地变成了形而上学。很多时候是唬人,或者是被人唬。
   谈到苏联的军事援助,得看一些基本的事实,尤其是要全面看。
   苏联的确对中国提供了不少的军事装备,但这主要是冲着朝鲜战争和苏联的太平洋利益。按照《外交史》提供的数字和分类计算,在苏联的贷款总额中,军事贷款占73%,经济贷款占23%,此外,仅抗美援朝贷款就占贷款总额的60%。另有著作计算的结果是:军事贷款占76.1%,经济贷款占23.9%。这些计算大都是根据贷款协定的条文,确定的贷款用途,但也有研究人员的结果更为客观,他们认为,军事装备的实际比例,远比上面的数据要高得多。
   苏联人实际是不太关系中国的经济建设的,原因很简单,前面也说过了,这与他们的太平洋利益,关系不大,他们要的是一支能够威胁美国和西方国家太平洋利益的、有战斗力的军队,而不是一个富裕的中国。

  根据苏联公布的材料,截至1957年7月为止,苏联向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