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事评论 >> 正文
外交部就中美关系、伊朗
百度恢复访问功能 故障
多数中国网友不相信百度
“炸机”事件,会激怒奥
小日本欲哭无泪,被伊朗
伊朗扛不住了:希望强大
捍卫伊朗,中国与美国的
老照片现疑似内贾德 伊
老照片现疑似内贾德 伊
老照片现疑似内贾德 伊
最新热门    
 
伊朗大选风波仍未平,教旨主义大受冲击

时间:2009-12-31 11:37:34  来源:西陆军事

伊朗6月总统大选的争议延续至今,反对总统内贾德连任的抗议人士,27日趁什叶派伊斯兰教"阿舒拉节(Ashura)"走上街头,伊朗安全部队与示威群众在首都"德黑兰"爆发激烈冲突,据称至少5名抗议人士死亡,包括反对党领袖穆萨维的侄子。


 伊朗政府26日宣布主要城市进入紧急状态。不同的报道说,少则一个、多则五人在冲突中死亡。目击者也说,德黑兰市中心被一股黑烟笼罩。但是伊朗当局通过媒体否认有任何示威者在冲突中被打死。

有媒体报导说,安全部队及镇暴警察对空鸣枪,并发射催泪瓦斯,以驱散民众。据说,反对派阵营打算利用这周末、回教"什叶派"一个宗教庆典,举行示威,以展现他们反对总统内贾德的统治。

上周,伊朗一名深具影响力的最高异议教士蒙塔兹瑞长老(Grand AyatollahHossein Ali Montazeri)辞世,他是引领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主要人物,并与伊朗现任宗教最高领袖闹翻后,曾被软禁在家多年。

蒙塔兹瑞去世在伊朗各地掀起紧张情势,日前他的葬礼在古城库姆举行后,伊朗许多大城都传出警民冲突。这是伊朗自六月总统大选发生舞弊争议,导致群众示威抗议以来,又一次伊朗大规模群众的反政府活动。

今年6月举行的伊朗大选引发巨大争议。代表强硬派的现总统内贾德获62.63%选票成功连任,而改革派的穆萨维则只得到33.75%,远低于预期。穆萨维及其支持者不服,指选举舞弊,上街抗议,声势浩大的百万示威人潮,引起了国际媒体广泛报道。

伊朗政局的动荡不仅仅是反西方保守派和亲西方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更是由于伊朗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存在多样化的力量所造成。

霍梅尼领导的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于1979年推翻巴列维政权,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他创立的"法基赫统治"的思想是伊朗政教合一体制的基石。法基赫意为伊斯兰权威教法学家,伊朗当代的法基赫就是现任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哈梅内伊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但根据宪法,他是伊朗在宗教上及中央政治的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之下是民选总统和国会。伊朗所实行的是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宗教领袖后第二位国家最高领导人,由一人一票选举产生,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至于民选国会,则由宪制监护委员会负责监察其决议,是否合乎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原则。

在伊朗,一切都可以通过选票决定,但伊斯兰教和其体制、教规以及最高领袖的权力绝不能动摇。在宗教神权统治的伊朗,即使改革派上台,只能在推动人权、稳定经济、改善外交等政策方面下功夫,绝对不敢触碰伊斯兰革命建立的制度基础。

内贾德2005年大选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人民厌恶前总统拉夫桑贾尼奢侈挥霍,穷人不满其任内推行的经济自由化,所以拥有博士头衔持清廉简朴形象的内贾德代表了新保守力量而顺利当选。

内贾德当选后也正视社会不公及贪腐现象,投放更多资源于贫困的地区,大刀阔斧改善经济难题,但成绩不佳,通胀与失业日益严重。

内贾德的基层支持者大多是城市贫民和农村选民,他们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分散在全国各地;穆萨维的主要支持力量是城市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由于国际媒体将焦点放在德黑兰这个大城市,对其他城乡动态所知不详,加上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较会利用媒体宣传,无形中会造成穆萨维改革派势头强大的"假象"。

事实上,伊朗真正权利仍掌握在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上,无论保守派或改革派执政,伊朗现况都难改变。在伊朗政治构架中,哈梅内伊才是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国防、外交、安全、核问题最终的拍板权掌握在他手中,而站在前台的总统,只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可以说,如果不改变神权制度,伊朗就不会出现彻底变革。在极度保守制度下生活的伊朗人,其日常生活受到一定的压抑和限制。今年6月大选结果引发的示威抗议,使得伊朗神权制度的基础也已开始动摇,也出现了政权合法性的潜在危机。

谁能最终撼动伊朗的神权制度?伊朗的年轻一代是最大的希望。

在伊朗,年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0%。近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年轻人要求自由民主声音越来越响亮;今年6月有不少伊朗年轻人发出强烈的改革渴求,走上街头支持穆萨维。当穆萨维落败的一刻,走上首都德黑兰革命广场上抗议的大部分为年轻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