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世界历史 >> 历史战争 >> 军史 >> 正文
抗战馆首办苏联卫国战争
川军老兵忆峥嵘岁月 口
刽子手的下场:抗战被中
抗战时期的海阳剧团:音
河南安阳革命史纪念馆落
原飞虎队员的秘密照片:
抗战时期美军“飞虎队”
抗战前后国共谈判博弈:
长城抗战唯一进攻战留下
抗战揭秘:日军轰炸重庆
最新热门    
 
忆抗战上海保卫战 英军官:从没见过比这更壮烈的场面

时间:2010-7-8 11:03:56  来源:新华网综合

    核心提示:中国国民政府傀儡主席林森先生,登上战舰,沿江西行1,600公里抵达重庆;外交部长王宠惠和财政部长孔祥熙博士宣布他们将赴汉口,军政部则选对岸的武昌为办公地。身兼行政院长的蒋委员长,随时都会把院长之职交付其姐夫孔博士。中国人的幽默感多多少少冲淡了撤离南京的悲剧色彩,虽遭遣散但仍然笑嘻嘻的政府职员们相互戏谑,比如互致“新疆见”——以诙谐的方式暗指国民政府可能会最终后撤至偏远的新疆。

    本文摘自《中国时代》,作者:师永刚 邹明,作家出版社出版

    中国政治家们热切希望罗斯福总统和张伯伦首相参加布鲁塞尔会议,以便对日本采取切实措施。他们字斟句酌地审阅着张伯伦先生在伦敦对众议院的讲话:“到这场(布鲁塞尔)会议上讨论什么经济制裁、施压和武力,完全是个错误。我们去那里是为了营造和平,不是为了扩大冲突。“

    如果这意味着首相认为对日制裁、施压甚至采取武力行动只会“扩大冲突”,中国人担心张伯伦先生一定不想采取更强硬的手段——其实没有什么“更强硬的手段”而是“更软弱的手段”,甚至比“施压”还软弱。他们只好相信英国国内漫延开来的如下谣言:皇家内阁的大部分成员相当程度上更同情日本、意大利和德国,而不是中国。

    10个星期以来,日本天皇在上海的军队——陆军、海军、空军首次放弃相互间的猜忌,而共同联合起来,统一进行“大举推进”。日本在上海的发言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如此宣称,以致上海的通讯记者已对此产生怀疑。在东京,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均不从属于内阁首相,而是直接对天皇负责,这种违背常理的架构经常导致极端的不协调,尤其是在作战后勤保障方面。在上海的日军异常艰难地联合起来,测绘中国人在上海郊外的防线,很明显,中国人已不可以继续守卫在市区闸北一带的防线。日本军队在对塔章镇(音译)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轰炸和炮击之后,日军决定在这一地域展开大规模推进,发动了高度机械化的强攻。陆炮和舰炮在炮火袭击结束之后,日军坦克喘着粗气,傲慢地开进塔章镇,坦克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之后日军步兵蜂拥而至。日军肆意射杀,试图瓦解中国军队的士气。在日军步兵之后,随之而来的日本装甲车和扫荡部队。但日军在这里遇到了中国军队顽强的抵抗,日军看到一些已阵亡的中国军队的机枪手,他们的手紧握机枪,与机枪阵地共存亡。

    在上海郊区防线出现危机之际,中国军队的孙元良将军认为,闸北已经无法防守,遂命令部队将这座因轰炸和炮击而几乎成为废墟的城市点燃,欲以火御敌。午夜时分,中国士兵将硫磺等易燃品投进火海,闸北上空被一片浓烟所笼罩。当时在上海的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说,这是东方战争史上最有秩序、最为有效的撤退战例。

    在位于闸北的一座仓库里的一场上海保卫战,使全中国的人为之振奋。这里有500多名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著名的第88师。黎明时分,日军开始向这一带推进,不多时即将这座库房予以三面包围,未被包围的第四面正对着英租界。当日军用重炮轰击中国军营时,世界媒体都以“中国的阿拉莫”为标题报道了上海的激战。

    孙元良向“中国的阿拉莫”士兵说:“为中华民族的尊严,为中国革命军的尊严,在神圣的岗位上流尽最后一滴血。”孙将军说:“我和你们的战友们向你们致敬。根据命令,我将带领其他部队去驻守新的防线,但我的精神和我的心将与你们同在。

    他对上海市市长说:“给我们500磅盐,500磅糖,50,000筒饼干,我就能坚持7天以上,这样战局将对我们有利,否则你们再也不会见到我们。”

    有记者问市长:“您如何将所需物资送至‘阿拉莫’?”

    市长神秘地回答说:“这你们放心,我自有办法。”

    在世界各国记者的报道中,带着一脸讥诮表情的日本海军上将大岛本田成了一个新闻恶魔。据大岛本田称,仓库阵地的500名中国士兵多少像个英雄。在日本发出中国士兵必须投降,否则予以消灭的最后通牒之后,中国军队的团长谢晋元向他的上司孙将军说:“死不足惧,我们的牺牲不会徒然。”

    此间,英国方面一直透露说,任何一名中国士兵都可以冒险逃出战场,只要跨过20码宽的日军火力区,就可以进入英国租界地内,他们可以得到安全的保护。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