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没有相关考古发现
最新热门    
 
元至顺三年铜火铳是现代枪炮祖先(图)

时间:2009-5-18 22:00:54  来源:广州日报

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 (国家博物馆供图)

元至顺铜火铳,这尊火铳长35.3厘米,口径10.5厘米,尾部口径7.7厘米,重6.94公斤,1935年发现于北京房山云居寺。(国家博物馆供图)

国博探宝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初在炼丹过程中发明。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以硫黄、硝石与木炭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认为自火药发明以来,中国的热兵器一直都没有得到发展,才造成清军力量薄弱。鲁迅先生曾说:火药发明之后,西方人用来装子弹,中国人用来放鞭炮。然而,随着对史料的研究和考古发现的不断进展,这样的说法并不正确。

宋元时期,火药基本原料的成分已有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在军事上得到应用,出现了早期的火药武器,其中火铳就是元代发明的先进的管状火器。

火铳是元和明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是现代枪炮的祖先。宋、金时已出现用竹筒装填火药发射铁、铅和石制的球形弹丸,元代工匠发展了管状火器技术,造出金属的新型武器——火铳。火铳是用金属做筒,利用火药在药室内燃烧后产生的气压将弹丸射出,产生杀伤作用。

中国火铳的发明,要比西方国家早得多,而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两尊火铳,就是元代工匠的杰作,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元至顺三年铜火铳就是其中一尊。

明初首创冷热兵器水攻战术

这尊火铳长35.3厘米,口径10.5厘米,尾部口径7.7厘米,重6.94公斤,1935年发现于北京房山云居寺。其铳膛较大,膛壁较薄,铳身有3道不甚明显的固箍,药室部略外凸,上有火门,尾銎上有一对方孔。铳口外张,仿似酒盏,因此又被称为盏口铳或盏口炮。在铳身上阴刻有“至顺三年二月十四日,绥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等字,包括了制造日期、使用军队、编号、制造者4部分内容。此铳形体较大,应置于架上发射,是元代较为重型的火器。弹药从铳口装填,多用散弹或在铳口放置一枚大弹。

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火铳问世后,发展很快,促进了元代军事力量的发展,并出现了“炮手军”和“炮手万户府”的建制。元之后火器蓬勃发展,明军更是普遍装备火器,逐渐成为战争的主要武器。明初首创火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