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匣墓地位于晋中市左权县石匣乡石匣村北,清漳河西源北岸的山前台地上,西邻石匣水库,东距石匣县城约10公里。该批墓葬是在“和榆高速(和顺——榆社)”基本建设工程的调查和勘探中首次发现的。2010年4月~6月,为切实做好公路沿线文物保护工作,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工程所涉及的石匣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共清理墓葬29座,其中东周时期墓葬15座,金代墓葬11座,明清时期墓葬3座。东周及金代墓葬集中分布于石匣村北山前台地的阳坡地段;台地西侧为1958年修建的石匣水库,北面为榆次通往左权的二级公路。钻探表明公路北侧的山麓地带还有少量清代家族墓葬,依据“和榆高速”设计线路,我们在距石匣村东北约1000米的台地上,有选择地清理了3座这一时期的代表性墓葬。
东周时期墓葬
东周时期墓葬均为土坑竖穴墓,无墓道,墓向多数在340°~355°之间,少数在0°~20°之间,偶见合葬墓。现存墓坑开口于耕扰层下,直接打破生土层;墓口距地表0.1~0.6米不等,平面多呈长方形,个别为圆角方形,面积最小者2.4米×1.2米,最大者4.5米×3.5米。墓室多口大底小,少部分为口底同大,且四壁多较平整,不见明显加工痕迹,墓室填土亦经不同程度的夯打,特别是M16、M28、M29夯打严实,可见明显夯层,夯层厚0.15~0.25米。葬具多一椁一棺或一椁双棺,仅M7为一棺;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偏北,面朝上;人骨除部分被破坏外,一般保存较好,死亡年龄多在30~45岁之间,个别墓葬死者存在龋齿、牙周炎及骨刺等现象。墓室中均见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主要为陶器,以鼎、豆、壶、盘、匜或鬲、罐、盂为基本组合,多置于墓底的椁内棺外,M23陶器位于椁室盖板上,而M4、M7和M10随葬陶器发现于墓室填土中;个别墓葬(如M22和M27)随葬的鼎、 罐内残留有经烧煮的狗或兔等动物骨骼,应是下葬时特意放置的熟食;而M24直接以整只小狗作随葬品。此外,偶见有骨簪、铜带钩和玉器等贴身饰品与陶器伴出。这一时期的大部分墓葬,均在死者脚端棺外堆放有若干石圭,石圭的多少与墓葬的规模存在一定的联系。根据随葬品组合与特征、墓葬形制,可以判断墓地的使用年代约在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
整个东周时期的墓地仅3座合葬墓,合葬形式分两种,男女并穴合葬(M6、M10)和男女同穴合葬(M29)。并穴合葬墓东面M6为男性,西面M10为女性。M29同穴合葬,位于山顶最高一级的台地上。其开口呈长方形,距现地表约0.24米,东西宽约3.8米,南北长约3.56米,深约3.7米,墓室口略大于墓底,四壁平整,填土较硬,有明显夯层,夯层厚约0.25米;墓底见一较大椁室,椁室中间又以南北向木板分割为东西两小椁室,每室各两重棺,东室为一女性,西室为一男性;两死者均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偏北,面朝上。西室死者棺外北端放置有陶鬲和陶鼎各一件,鼎内残留小动物骨骼,右侧盆骨偏上又一铜带钩 ;手中有玉握(已残);东室死者头部两旁各一玉玦,西侧还有两枚骨簪,头端棺外放置两件石圭,手中有玉握,脚端棺外椁内有陶鼎和陶鬲各一件。从其随葬的无盖立耳鼎、束颈耸肩鬲的形制来看,其时代约在战国早期。
据当地村民介绍,上世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