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历史教案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清水江流域托口水电站库
贵州发现一史前洞穴遗址
贵州天柱县首次发现宋代
贵州关岭发现新石器时代
贵州务川汉墓新出土文物
贵州省三都发现最大石板
贵州天柱史前遗址群考古
贵州贞丰孔明坟石器制造
贵州清水江流域发现多处
贵州岑巩发现古代炼硝遗
最新热门    
 
贵州铜仁锦江流域首次进行考古发掘

时间:2011-01-15 14:40:45  来源:不详
为进一步了解锦江流域古文化的面貌,2010年5月中下旬我们对该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试掘。

    先秦时期的遗迹主要是灰坑(6座),多呈不规则椭圆形,大小深度有别,出土物的丰富程度也不尽相同。遗物,主要有石制品和陶器两大类,以陶器为大宗。石制品30余件,以打制石器居多,磨制石器较少。打制石器主要有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类型。石片主要为零台面石片,也有少量的自然台面和有疤台面石片。砍砸器、石锛、石斧等均是以砾石为素才加工而成,周身可见修理痕迹,基本上都属于砾石石器,少见石片石器。磨制石器多为斧、锛等工具,大多呈长方形或梯形,无段,无肩;多是在打制的基础上,施以局部磨光而成,磨制的部位多集中在刃部和两个侧棱。通体磨光的石器标本也有发现,但数量极少。陶器数量众多,特别是H4、H5两个灰坑中出土尤为丰富。总的来看,陶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夹细砂的红褐陶和灰褐陶,数量较多,大多均有纹饰,纹饰多是近似于线纹的细绳纹、交错绳纹等,器类主要有各种罐类,尤以平底罐为多;此外还有圈足器。另一类为泥质黑皮陶,数量较少,以素面为主,器类主要有罐、豆等。此两种陶器多出自同一遗迹单位之中。从陶器方面来看,与磨刀湾、笔架冲等遗址的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面貌差异很大,当是不同时期或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存。 
    发掘的主要收获:

    1.首次在贵州省锦江流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科学发掘工作,清理了一批先秦时期的灰坑、灰沟等遗迹,并发现了较为丰富的陶器材料。磨刀湾、笔架冲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存流行以方格纹、篦划纹、水波纹等纹饰为主体的陶器纹饰,器形方面以圜底器为典型代表,这些文化特征均显示出与邻省湖南湘西地区同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密切联系与相似之处;方田坝遗址以细绳纹为主体的陶器纹饰、以平底罐、豆等为典型代表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独具一格,颇为特殊。这些新的发现为了解当时人类的生活习俗、文化面貌以及锦江流域考古学文化序列和文化类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为下一步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获得了一批锦江流域先秦时期重要的石器材料,为深入开展先秦时期贵州境内不同区域石器工业类型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从已发现的标本来看,先秦时期锦江流域的古人类多选用河滩自然砾石为原材料制作石器;虽然打制石器数量丰富,但其中加工精细的大多都是斧、锛、凿等磨制石器;同时,用打制的方法加工的石器中,也是以斧、锛、凿等工具及其毛坯加工最为精细。可见,当时人类制作石器的目的,已经完全摆脱了旧石器时代以来以生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为主要目标的石器加工模式,转而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标,兼有砍砸器而缺乏刮削器的石器加工模式。我们认为,这种石器工业转变的背后动因,大致是由于本地区农业和以人工建筑普及而催生的技术需求。特别是人们为了长期在河流阶地上进行生产生活活动,需要大量的以木材为主体的房屋建筑,这就推动了木材加工业的兴起,反映在石器工业上,便是形成了以生产斧、锛、凿等木加工工具为主要目的的石器加工模式。

    3.发现了一处宋代前后的生产渔业工具的作坊遗址和大量的渔具,为了解这一时期锦江流域古人类的生业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特别是如此大量网坠的发现,在贵州境内极为罕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宋代前后锦江流域渔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