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古
湖南发现巨大腾龙形菊花
湖南郴州第三次文物普查
湖南新邵发现大规模宋元
长沙铜官窑遗址确查窑址
湖南醴陵发掘一座宋元时
长沙五一广场出土大批东
湖南炎陵西汉墓发掘结束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考古
湖南炎陵大型西汉墓完成
最新热门    
 
湖南长沙铜官窑遗址

时间:2011-04-23 11:19:50  来源:不详
们将对谭家坡1号龙窑的产品特征、制瓷工艺、装烧方法和文化内涵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2、揭露了一批该窑址制瓷工艺流程有关的遗迹现象,是很好的展示本体。Y38西侧发掘区共揭露与窑场制瓷活动有关的遗迹28处,有灰坑、沟、灶、池、房子等遗迹类型,都是窑场制瓷活动的功能单元,如挖泥洞、淘洗池、储泥池、陶车坑、工棚、灶、烘烤炉、釉缸、装窑出窑活动台面等。这些遗迹较完整地展示出了Y38的制瓷工艺流程。但由于Y38沿用时间较长,部分遗迹之间有打破关系,保存状况不佳。对这些遗迹现象进行科学的展示,原料的采集、加工,制坯、上釉、装烧等制瓷活动,都将鲜活地呈现于大众面前。

    3、明确了该窑的兴烧和废止年代。结合纪年材料和出土遗物遗迹的特征,我们可以判定,Y38兴烧于9世纪初,废止于9世纪70年代。

    4、数字考古的初步尝试。为使本次考古发掘的信息获取量最大化、信息资料数字化,减少因考古发掘而不可避免的信息流失,我们联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进行了数字考古的初步尝试。在严谨细致的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上,用全站仪、立体影像仪、三维激光扫描仪、航空拍摄等现代科技仪器和技术手段对考古发掘的最小堆积单元逐一跟踪记录,以求用数字技术达到考古发掘可逆化的目标,使民众了解古代窑场作为一个考古遗址的形成过程,为数字化展示窑场建窑、生产、废弃等历史场景提高原始数据。

    (二)陈家坪窑区的发掘

    陈家坪遗址位于彩陶源村陈家坪组陈家山南部山包,是由Y30、Y31、Y33、Y34、Y35、Y40等窑炉及其废弃堆积、作坊、挖泥洞等遗迹遗物组成的一个窑区。2006年、2010年两次考古勘探成果表明,陈家坪遗址区域内的窑址分布十分密集,遗迹遗物蕴含量丰富,窑炉、窑业废弃堆积、挖泥洞、通气孔、作坊等能反映长沙铜官窑生产制瓷工艺流程的遗迹共存于此,而且现代建筑较少,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是较理想的考古发掘点,具有很高的展示价值。

    本次考古发掘工作共有四大区域,发掘面积共615平方米。

    第1区域:Y33发掘区。位于蔡觉文家东南侧与蔡其家屋后山顶窑包。依山势布23米×5米的探沟一条(T1),发掘面积约115平方米。

    第2区域:Y30、Y31发掘区。位于蔡杰文家东侧山顶窑包,延伸至蔡杰文庭院围墙外的李家园子一带。依山势布20米×10米的探沟一条(T2),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

    第3区域:窑丘遗址发掘区。位于陈家山南麓东面的农田中。布探方5米×5米八个,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

    第4区域:Y40发掘区。布5米×5米探方4个,发掘面积100平方米。

    2010年下半年对陈家坪窑区这四个区域的发掘取得了以下主要收获:

    1、对长沙铜官窑窑炉构造特征有了基本的掌握。Y33尾部保存较好,残存有窑门、排烟室; Y40的头部,火膛、火门等保存较好。综合不同窑炉残存的构造部分,我们可以对长沙铜官窑的窑炉建筑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