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考古发现 >> 考古历史 >> 正文
考古学者开始发掘新疆帕
新疆温宿铁米尔苏河流域
帕米尔高原发现奇特墓葬
第三国际曾在帕米尔活动
泰米尔族妇女穿舌祈求幸
阴谋暗杀我领导人的 克
最新热门    
 
帕米尔高原发现拜火教遗址 出土中国丝绸

时间:2013-08-16 21:37:09  来源:不详
烧得炙热的石子置于圆木的圆坑中,一起明火入葬。圆坑内壁自然被灼烧,入葬后火灭,内壁被灼成炭黑。15枚石子是半月之数,明暗交界,这是典型的拜火教的葬俗仪轨。可以说,这是世界范围内迄今发现最早、最原始的入葬拜火教火坛,而在墓葬的填土以及石围附近都发现大量的用火痕迹,包括那些篮球大小的石头。它们在河道中坚硬无比,但用于石围后则表面粉酥,明显是烧过的。

 

 

此次发现的拜火教火坛(图片由巫新华提供)


  墓地中还出土了丝绸、毡片和毛织物的碎片,尽管已经破碎,但仍然可以看出细密的纹理,令人不得不赞叹当时的织造工艺。这些发现说明2500年前中国内地的物品已经出现在帕米尔高原被当地人大量使用,并能随墓主人入葬。


  巫新华认为,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关键点就在帕米尔高原。而塔什库尔干自古以来一直控制着由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大通道。“从东亚往西亚、南亚迁移的月氏等人,再往后包括佛教、拜火教、景教的东传,中国内地高僧西行求法,西方旅行家、商旅长途跋涉东来贸易,都曾利用帕米尔高原这条貌似天堑、实则通衢的古道。特别是对其中拜火教遗址的发现,这是中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考古空白的突破,在人类宗教文化研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巫新华说。


  墓葬为石围竖穴土坑葬,墓室内有殉葬动物的骨骼,偶见烧过的痕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其中的一个墓葬里发现了三位女性葬在其中,骨架下有尸床,随葬品中除陶器、铁器、木器外,最主要的是还有化妆品。而其中一支眉笔精致程度,可与现代眉笔相媲美。

 

 

  墓葬中出土的精致石质眉笔(图片由巫新华提供)


  另外出土的一件带共鸣箱木质弦乐器,是塔克拉玛干区域迄今发现最早的乐器文物标本,对古代西域乐器乃至中原的源流与发展研究意义重大。


  巫新华兴奋地说:“从地表到墓葬内部所有的发现,均将目光集中在拜火教上,我认为,各墓葬内完整的人骨骨架较少,大多为二次入葬,这与拜火教天葬习俗一致;地表黑白石条清晰,分布地域特殊,且有多处,为亚欧大陆仅见;拜火教起源原就有波斯或中亚一说,这一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并有可能把中亚起源地定于塔里木盆地周缘或直接定在帕米尔高原。这是此次考古的最大收获。”(本报记者 王 瑟)


  延伸阅读


  拜火教又称拜火、祆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是其创始人。拜火教主张善恶二元论,对火的礼赞是教徒第一要务。圣火坛是拜火教的标志,供奉神火是拜火教徒的头等大事,即使到了阴间,也不能放松与懈怠,故有圣火坛入葬的安排。


  《周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