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王钧林 ·〖儒家文化简
江措林·土登格桑
最新热门    
 
靳凤林·〖臣民道德的生成机制、双重面相及现实境遇〗

时间:2009-5-1 23:21:31  来源:不详
[内容提要]本文对封建社会中国农民阶级所独有的“臣民道德”形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涉及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臣民道德赖以形成的小农经济基础及其政治表现;二是臣民道德的核心内容和一体两面性;三是如何看待这一道德形式在当今时代的现实境遇和出场路径。

[关键词]小农经济;宗法政治;臣民道德

 

臣民道德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以前,农民阶级所具有的典型道德形式,直到今天它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以变化了的形式顽强地保留和存续着,即使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人口中,臣民道德的影子也若隐若现地从众多所谓“市民”阶层的身上表现出来,要彻底把握臣民道德的真实面相,就必须对臣民道德赖以形成的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其政治表现予以深入剖析。[1]

一、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和政治表现

中国历史文化的根本特征是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取代采集狩猎成为人们的主要生存手段。在新石器时代的著名文化遗址: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所发现的历史文物主要以磨制精细的农用石器为主;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大禹治水、燧人氏取火、夸父逐日等,主要描写的是农业生产场景;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的中国农历堪称世界历书之最。农业的优越性促使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