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郭齐勇·〖近五年来中国
郭齐勇 ·〖先秦儒学关
郭齐家 ·〖弘扬中华文
最新热门    
 
郭齐勇·〖墨儒两家“孝”、“丧”与“爱”的区别与争论〗

时间:2011-03-13 16:16:03  来源:不详
《哲学研究》2010年第1期)
 


--------------------------------------------------------------------------------

[1] 《墨子?尚贤中第九》,孙诒让著《墨子间诂》,《诸子集成》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P.32,下引《墨子》只注篇名与本书页码。
[2] 《墨子?非命下第三十七》,P.172。
[3]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P.62。
[4]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P.63。
[5] 《墨子?兼爱上第十四》,P.63。
[6] 《墨子?兼爱中第十五》,P.64-65。
[7] 《墨子?兼爱下第十六》,P.78。
[8] 《墨子?亲士第一》,P.3。
[9] 《墨子?兼爱下第十六》,P.78。
[10] 《墨子?经上第四十》,13条,P.192。
[11]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13条,P.204。
[12] 《墨子?经上第四十》,8条,P.191。
[13] 《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8条,P.203。
[14] 《墨子?大取第四十四》,P.245。
[15] 《墨子?大取第四十四》,P.246-247。
[16] 谭戒甫编著:《墨经分类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94页。
[17] 姜宝昌:《墨经训释》,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第23页。
[18] 《论语?学而》1?6,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P.4-5,下引《论语》只注篇名与本书页码。
[19] 《论语?学而》1?2,P.2。
[20] 《论语?学而》1?9,P.6。
[21] 薛柏成:《墨家思想新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91页。
[22] 《淮南子?要略》,《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P.375。
[23] 《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P.107-110。
[24] 林素英:《丧服制度的文化意义:以<仪礼?丧服>为讨论中心》,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第82页。
[25]丁凌华先生认为:三年丧是儒家的创造,而先秦的习俗则多为既葬除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丧制度从礼教向法律过渡,两汉时期的约束对象主要是皇室贵族居父母丧,两晋时期三年丧与期亲丧已成为官吏的强制性行政规范,南北朝时官吏居三年丧入于刑律。唐宋时期居丧制度则全面法律化,但实际惩治对象仍主要为官吏。辽金元时期居丧法律式微,仅适用于汉族官吏的三年丧。明清时期居丧法律复苏,但居丧法条减少、对象缩小、量刑减轻。居丧法是古代道德法律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其最大负面效应就是扩张了人性的伪善,助长了社会尤其是官场的虚浮风气。详见丁凌华:《中国丧服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 《论语?阳货》17?21,P.188。
[27] 《墨子?非儒下第三十九》,P.178。
[28] 《墨子?非儒下第三十九》,P.179。
[29] 《墨子?公孟第四十八》,P.275-276。
[30] 《墨子?公孟第四十八》,P.276。
[31] 《孟子?滕文公上》5?5,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P.135,下引《孟子》只注篇名与本书页码。
[32] 《孟子?公孙丑下》4?7,P.98。

 << 上一页  [11] [1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