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战
“十三大”前的聂荣臻:
皇室家庭危机 溥仪在 9
最新热门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老子哲学

时间:2009-8-22 11:16:46  来源:不详
抽象而具体的概括了出来。          一、“柔弱”与“刚强”哲学是老子的独创        老子哲学的总体思想,是对“道”的具体而抽象认识的结果。其间,明确了“道”的三个层次,和三种存在形式,从而老子对“道”赋予了根本的哲学意义。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句话中,老子明明白白的揭示出了三种“道”的存在:      一是“王道”。是为低层次。其中,“人”即“王”,就是指的“王道”,即“为王之道”。      二是“天地之道”。是为中层次。其中,“地”、“天”,在老子看来,“地”和“天”虽为两“大”,但它们都是人和万物赖以生存、活动的环境和基础,不可分割。故其间的“道”,即如老子所说的“地法天,天法道”,这就是指的人和万物的“生存、发展之道”。 那么,进一步看,老子的“天地之道”究竟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揭示的“刚强胜柔弱,及柔弱胜刚强之道”。      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开宗明义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这句话的“道可道”中,前一个“道”指的是“规律”,而后一个“道”指的是“论证”,或者是“说明”。后面的“名可名”也如此。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能够通过“物{或“悟”}理”的方法而可以说明、证明的规律,它就不是一般性的规律,而是特殊性的规律。这样,联系上下文和《道德经》思想中心,就可以楚的看出,老子开门见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