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翁同龢432件墨迹公布(图
一把漆器水彩画扇画了1
秦兵马俑有个射箭军阵:
32年后展示毛泽东生前私
走近生活在320万年前的
孟子行年考(二)(前3
孟子行年考(一)(前3
最新热门    
 
徒步3200里修行者的问道之旅

时间:2013-11-09 17:42:56  来源:不详
    10月13日早晨9点的阳光洒满了太昊陵广场,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像古老画轴般在李德玉眼前铺展开来,“壮观得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李德玉走完了整个太昊陵,他不但从详细的介绍中了解到了道家文化的精髓,也充分领略了道家文化和伏羲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太昊陵里走,人会变得简单,思想却变得深刻。”

    从那时起,李德玉便决定继续叩访博大精深的道家文化,他的行走地图也在脑海中逐渐成形,“那时目的地就明确起来,南阳诸葛庐和陕西黄帝陵。”李德玉从淮阳出发,沿着周口市继续徒步前行,“会有人不理解,”他憨憨的笑着,“有人说,从淮阳到周口一共50里地,坐中巴车才9块钱,至于那么折腾吗?”是啊,至于吗?李德玉在我问及他行走的意义时,起身递了张名片给我。“天雨大不润无根之草,道法宽只渡有缘之人。”名片上的这句话出自禅宗之祖六祖慧能,有大智慧的禅语,被他在行走时,和《道德经》一起心心念念着。“我行走,是在对我自己心中的神表达敬仰,是一种修行。”他坐得端直了些,很认真的表达着他的感受,“之前和师弟一起去鹿邑,他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我们都走得飞快时我会在后面看他的脚后跟,心里却非常静,什么也不想。”有风景的时候看风景,风景看透了就专注的看着脚下的路,李德玉在和我说这番话时我努力让自己能与他的感受有共鸣,但他的行走有了禅意,我设想的感受却越发肤浅。“我一个人走时,大多时候都在看脚下的路,越走越快,不觉得累,也不想停下来,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到达的某个目的地,”他比划着,依然是练家子的手势,像一道风,“这样的走路中你会忽然进入一种禅定的静,那种境界我没办法用语言和你描述,就是一种入定,我在那种感觉里升华了自己。”

    从周口到南阳,茂林修竹的诸葛庐从唐朝诗人刘禹锡[注: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和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的诗里跃然于眼前,“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诸葛庐作为豫西南名胜之首,让李德玉充分了解了诸葛亮[注: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大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发明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躬耕南阳的历史,感受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意境。“卧龙岗上的满眼绿让人忘不了。”谈及这段行走最大的感受时,李德玉说了这句话。

    “秦岭是整个行走中最想停下来多看几眼的地方。”

    继续走,沿着乡土路、柏油路、碎石小路,向三秦大地行进。在豫陕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李德玉想,何不沿着铁路走,从村庄走到县城,顺便看看铁路上的风景,感受一下火车在身边风驰电掣时的速度感。“刚沿着铁路没走几步就被交警拦住了,二话没说就用摩托把我带到了县城,还教育了三个多小时。”讲起这个行走中的小插曲时李德玉笑得前仰后合,“这是整个行走中唯一被迫[注: 被迫 拼音: 解释: 1. 受外界迫使。如:敌人被迫放下武器。-beipo]乘坐交通工具的一次。”

    沿着312国道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