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历史名人正文
林毅夫传奇:抱着篮球从
蒋经国选择李登辉 李登
揭开谜底:宋美龄晚年不
丘逢甲:一生谋求统一的
老照片曝光:杨澜15年前
蒋家第四代蒋友柏在台湾
一个台湾间谍的自白(图
1990年11月19日 抗日名
1954年台湾监狱的女政治
流落台湾的志愿军战俘[
最新热门    
 
台湾“去蒋”化运动促反思“蒋时代”

时间:2009-4-17 23:13:03  来源:南方网
读。陈水扁废除了它,因为这是“维护威权的教条”。

2007年,台湾“去蒋”最高潮时,高雄的近10米高的蒋介石铜像,一夜之间被肢解;蒋家初到台湾时落脚的“草山行馆”,一把火烧到只剩石墙;“中正纪念堂”的牌匾缓缓降下而“台湾民主纪念馆”缓缓上升时,1949年出生在台湾的朱蕴辉甚至觉得有点悲壮,“一段历史就这样过去了”。

但现在,句号显然还未画上。正如历史学家史勒辛格说,“历史是永无休止的争论。”对台湾多年来的“去蒋”运动而言,这句话恰如其分。

1975年台湾区运动会在台北市立体育场隆重揭幕,行政院长蒋经国莅临参观,全体选手倍感兴奋。 郭惠煜/摄

2008年5月,中正纪念堂内部,蒋介石铜像被各色台湾早期反蒋运动图片的展板所淹没。 郭力/摄

火烧行馆

草山行馆是“史料”,蒋介石是“历史”。“历史”与“意识形态”无关,与政治无关。这个烧的过程,就是值得我们审思的历史。

说起2007年4月7日凌晨的那把大火,时任台北“草山行馆”主任的黄信彰至今仍不胜唏嘘。他赶到行馆时,木结构部分已经烧光了,只看到石墙,幽幽地冒着烟。他又立刻跑到原先计算机监控室的位置,监控录像里或许能找到起火的线索,但是计算机硬盘已经被烧成几个黑色的球。

“草山行馆”是蒋介石夫妇到台湾后的第一个住处,只是蒋介石的二十余处官邸之一,名声远不及“士林官邸”,因为行径偏僻,游客寥寥无几。“草山行馆”从未能成为“尊蒋”的标志,却因为这把火,成为了“去蒋”运动达至高潮的象征。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不愿以大张旗鼓纪念父亲示人,草山行馆因而荒废二十多年,“几乎不能住人”。2003年行馆重修开放,国民党的马英九、民进党的谢长廷都来捧场,然而对大部分的台湾人来说,“两蒋”早已逝,遑论一个行馆。

“草山行馆是‘史料’,蒋介石是‘历史’。‘历史’与‘意识形态’无关,与政治无关。”黄信彰说。一些年轻的参观者或许同意这个观点,他们只觉得行馆周围“风景宜人”。

有人依然怀念过往。行馆整修时,稍微改动过房间的位置,蒋介石当年的一位老侍卫特别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