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正文
真实的王莽:中国史上独
让你吓傻眼的真实奇景[
了解中国古代钱币史 看
口述:一个真实的陈立夫
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突然死
真实的武松:杀蔡京儿子
真实的武松:杀蔡京儿子
真实的张居正:既是改革
“大英雄”项羽真实面目
真实的周扒皮是个厚道人
最新热门    
 
真实的孔子:文武双全并不重文轻武(图)

时间:2009-4-24 22:58:02  来源:北京晚报

《孔子》作为传记电影,有没有武戏,引起广泛关注。

《说文解字》把儒字解释为柔。儒者向来被人看作仁厚君子,能文不能武。那么史书上的孔子是否既有文韬又有武略呢?在《论语》中,孔子对穷兵黩武,动辄兴兵讨伐深恶痛绝,因此与诸侯绝口不谈军旅之事,这就给后人留下了能文不能武的形象。其实,孔子并非重文轻武。

《史记》、《左传》都记载了齐鲁“夹谷之会”。鲁定公十年,鲁国和齐国讲和,并确定在夏季会于夹谷,孔子将陪同鲁君前往。齐大夫对景公说:“孔丘这个人虽然懂得礼法,但不够勇武,如果让我们莱地的士兵用武力劫持鲁侯,就一定能够控制鲁国。”齐景公同意。而在鲁国,孔子对鲁定公建议:“有文事必有武备,有武事必有文备。”鲁定公采纳了孔子的建议,做好了以武力应对不测的准备。在夹谷之会上,果然不出所料。孔子一看事情不妙,便立即带着定公退下,并对随行的士兵下达命令:“士兵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操兵器,上!”在双方剑拔弩张、武力对峙之时,孔子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两君相会,本来是要建立友好关系,而今却动用武力,背弃礼法,君王肯定不能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自知理亏,连忙下令来兵撤下。两国准备盟誓,齐国霸气十足,又在盟书上增加这样的内容:“如果齐国军队出国征讨而鲁国不派出三百辆战车随同出征,必受惩罚。”孔子针锋相对,提出“如果齐国不把汶阳的土地归还鲁国,也要受到惩罚。”最终齐国也没有占到便宜。不久齐国归还了所占土地。孔子以大智大勇和文事武备的策略,捍卫了鲁国的尊严。这场惊心动魄的军事冲突,如果入戏,将十分精彩。

《左传》哀公十一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当政者季孙问计于孔子的弟子冉有,最后决定将鲁师分为左右两军迎战,由冉有统率左军。冉有令自己的师弟樊迟为车右。那时使用战车,驾车人居中,主帅在左,武士在右。车右须英勇善战者充任,保护主帅,以防不测。季孙嫌樊迟年轻,冉有说:“他虽然年轻,但英勇无比。”冉有确实没有看错这位小师弟。鲁国的左军和齐军在鲁都郊外作战,齐军发起进攻,鲁军士兵却不肯越过城沟出战。师弟对师兄说:“军队现在对主帅的号令还不信任。请您把号令申明三次,然后率先越过城沟。”于是,冉有严申号令,然后手执长矛,率军奋勇杀入敌阵,齐师大败。战后孔子表扬冉有说:“这样做是合乎道义的。”孔子在战前是否和学生一起对战争进行过谋划,史书没有记载,但从对战争的评价来看,他对战事了如指掌。

孔子的学生能打仗,连当时的人都觉得奇怪。据《史记》记载,鲁国获胜之后,季康子问冉有:“子之于军旅,学之乎?性之乎?

[1] [2]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