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历史百科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人物介绍 >> 世界人物 >> 正文
朱元璋的逻辑:君是臣的
朱元璋:第一个号召老百
我是朱元璋后代 西安市
中国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
明孝陵博物馆新馆: 展示
朱镕基传奇身世:幼年孤
“平民皇帝”朱元璋:酷
“民族英雄”朱元璋:不
农民出身的皇帝:刘邦和
张三丰传奇:朱元璋为何
最新热门    
 
朱元璋的天堂:痛恨贪污、小农稳定、道德维系

时间:2009-6-30 11:42:56  来源:《新历史》
在某种程度上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因为除了官员和地主,供养军队也是小农们的一项重大负担。如朝的军费开支,就一度占到过国家财政收入的半数以上。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当然不可能取消,所以,建立一支内敛的的军队,自然就成了朱元璋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所谓内敛,有两层意思。一是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二是在对外关系上的保守态度。

明朝建立时统计,全国总人口为6050万,而兵员总数为200万,平均30个百姓养一个兵,这在百废待兴的明朝,无疑是一个很重的负担。所以,朱元璋决定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卫所驻军,实行军民分籍,实施“卫所制”。所谓“卫所制”,其实就是军屯,朱元璋希望政府能够做到以军养军,军费开支不再从财政开支中拨付。他把卫所周围的土地收归国有,也就是“官田”,要求各卫所都要从事屯种。具体规定则是:边疆地区,十分之三的部队守城,十分之七的部队屯种;内地则是十分之二守城,十分之八屯种。屯种的士兵每人分给田地50亩,动员军户全家共同耕种,配备耕牛、农具,教种植技术,征收租税。

朱元璋的努力在当时收到了成效,他曾经不无自豪地和大臣说:“我养了百万军队,却不多费国家一粒粮食。”可惜的是,在朱元璋之后,卫所制度迅速堕落,到了崇祯年间,军队早已不能自给自足半粒粮食,所有军费开支,仍然需要从国库拨付。这也成了明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乌托邦是美好的。但最终一切却都在朱元璋去世之后烟消云散。个中最重要的原因,也许从这场社会大改造运动开始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这场乌托邦运动的权力基础只有朱元璋这个孤家寡人。他无法实现这些举措的利益平衡,所以,只要他一去世,这些措施都必然会走向崩溃。

朱元璋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缺乏想像力的皇帝了,从来没有人围绕着他而编造过什么香软情浓的绯闻轶事。但同时,朱元璋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大胆的皇帝了,没有谁曾像他那样,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改造整个社会。

文/杜七

英文的“utopia”,音译过来就是“乌托邦”。它本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者莫尔代表作的书名。莫尔在书里描绘了一个幸福、美好、自足的理想世界。从此“乌托邦”也就成了“理想国”的另一个同义词。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肯定没有读过莫尔的大作。但这并不妨碍他对一个理想国的孜孜追求。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皇帝的出身不同,朱元璋从底层爬上来的过程中,吃了太多的苦,见过太多的黑暗面,这或许成了他日后改造社会的强大动力。

极端痛恨贪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